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文字信息处理论文

基于本体的课程智能答疑系统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智能答疑系统发展情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智能答疑系统发展情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第14-15页
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与理论第15-28页
    2.1 本体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本体的定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本体中的基本对象与概念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本体的分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智能答疑系统的本体特点第18页
    2.2 语义网及其实现第18-21页
    2.3 Protégé-OWL本体编辑工具第21-22页
    2.4 W3C规范OWL语言第22-23页
    2.5 Jena工具包第23-24页
    2.6 推理机与推理机机制第24-27页
    2.7 可扩展标志语言XML第27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 基于本体的智能答疑系统的设计第28-51页
    3.1 基于本体的智能答疑系统设计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3.2 智能答疑系统的功能分析第29页
    3.3 智能答疑系统的结构设计第29-31页
    3.4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系统登录模块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答案智能检索模块第32页
    3.5 智能答疑系统详细设计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表现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功能层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数据层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自然语言问句库和问题本体映射模块第37-40页
    3.6 课程本体的构建第40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构建思路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本体构建工具介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课程本体构建第41-50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4章 基于本体的智能答疑系统的实现第51-57页
    4.1 实现环境第51-52页
    4.2 智能答疑系统搜索第52-53页
    4.3 智能答疑系统演示第53-54页
    4.4 智能答疑系统应用效果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结论与展望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Chord算法的P2P语义覆盖网络的研究
下一篇:高校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