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31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纳米材料的发展 | 第11-13页 |
1.2.1 零维纳米材料 | 第11-12页 |
1.2.2 一维纳米材料 | 第12页 |
1.2.3 二维纳米材料 | 第12-13页 |
1.2.4 三维纳米材料 | 第13页 |
1.3 碳纳米材料的发展 | 第13-18页 |
1.3.1 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2 新兴的碳纳米材料 | 第16-18页 |
1.4 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发展 | 第18-23页 |
1.4.1 氮化硼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4.2 新兴的氮化硼纳米材料 | 第21-23页 |
1.5 吸附材料的发展 | 第23-28页 |
1.5.1 吸附的发展历史 | 第23-24页 |
1.5.2 常见的吸附材料 | 第24-25页 |
1.5.3 碳纳米材料在吸附科学上的应用 | 第25页 |
1.5.4 氮化硼纳米材料在吸附科学上的应用 | 第25-28页 |
1.6 本课题研究创新性及思路 | 第28-31页 |
1.6.1 本课题研究创新性 | 第28页 |
1.6.2 本课题研究思路 | 第28-31页 |
第二章 实验试剂、仪器与表征方法 | 第31-35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31-32页 |
2.2 分析仪器和主要表征方法 | 第32-35页 |
2.2.1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32页 |
2.2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32-33页 |
2.2.3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33页 |
2.2.4 X射线衍射仪(XRD) | 第33页 |
2.2.5 紫外可见光双光束扫描分光光度计(UV-vis) | 第33页 |
2.2.6 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(FTIR) | 第33-34页 |
2.2.7 物理化学吸附分析仪(BET) | 第34页 |
2.2.8 差热-热重分析仪(TG-DTA) | 第34页 |
2.2.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ICP) | 第34页 |
2.2.10 元素成分分析仪(CS仪、NO仪) | 第34页 |
2.2.11 荧光分光光度计(PL)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| 第35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35-36页 |
3.2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吸附实验 | 第36-37页 |
3.2.1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36页 |
3.2.2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测试 | 第36-37页 |
3.2.3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循环使用 | 第37页 |
3.3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性能表征 | 第37-42页 |
3.3.1 不同质量比对生成材料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3.2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的晶体结构 | 第38-39页 |
3.3.3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的显微特征 | 第39-40页 |
3.3.4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的红外光谱 | 第40页 |
3.3.5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的比表面积及孔特性 | 第40-41页 |
3.3.6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的合成机理 | 第41-42页 |
3.4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42-46页 |
3.4.1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的吸附性能 | 第42-43页 |
3.4.2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的重复应用 | 第43-44页 |
3.4.3 破壳状三维碳氮化硼重复应用性能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| 第47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47-48页 |
4.2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吸附实验 | 第48-50页 |
4.2.1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48页 |
4.2.2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对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的测试 | 第48-49页 |
4.2.3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对油类吸附性能的测试 | 第49页 |
4.2.4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测试 | 第49页 |
4.2.5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吸附有机染料和油类的循环使用 | 第49-50页 |
4.3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性能表征 | 第50-56页 |
4.3.1 不同质量比对三维碳氮化硼形貌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3.2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的元素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 | 第51-55页 |
4.3.3 三维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、孔的特性及力学性能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3.4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的合成机理 | 第56页 |
4.4 奶酪状三维碳氮化硼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56-6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薄板状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潜在应用 | 第64-72页 |
5.1 引言 | 第64-65页 |
5.2 薄板状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合成 | 第65页 |
5.3 薄板状碳氮化硼纳米材料的性能表征 | 第65-70页 |
5.3.1 不同硼氮比对薄板状碳氮化硼形貌和元素含量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5.3.2 薄板状碳氮化硼微观形貌结构 | 第66-67页 |
5.3.3 不同硼氮比对薄板状碳氮化硼发光性能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5.3.4 薄板状碳氮化硼发光机理 | 第69-7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