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8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页 |
| 一、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(一)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0-11页 |
| (二)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(三)研究的内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| 1.对魏晋墓画像砖中的动物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2.地域和墓室地区概念的界定 | 第13页 |
| (四)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手段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历史背景与墓葬概述 | 第14-18页 |
| (一)历史背景 | 第14-16页 |
| (二)墓室形制 | 第16-18页 |
| 三、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中的动物 | 第18-25页 |
| (一)魏晋墓画像砖中动物形象来源、功能 | 第18-25页 |
| 1.魏晋墓画像砖中动物形象的来源 | 第18-23页 |
| 1.1 现实生活 | 第18-21页 |
| 1.2 汉代的继承 | 第21-23页 |
| 2.河西地区魏晋时期画像砖中动物的功能 | 第23-25页 |
| 2.1 升仙、镇墓功能 | 第23页 |
| 2.2 表现墓主人生活和财富 | 第23-25页 |
| 四、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中动物的表现 | 第25-41页 |
| (一) 河西魏晋墓画像砖中的“马” | 第25-32页 |
| 1.位置及作用 | 第25-31页 |
| 2.“马”艺术特色 | 第31-32页 |
| (二) 河西地区魏晋画像砖中的“牛” | 第32-36页 |
| 1.位置及作用 | 第32-35页 |
| 2.“牛”的艺术特色 | 第35-36页 |
| (三) 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中被庖厨的动物 | 第36-41页 |
| 1.画像砖中被庖厨的动物统计 | 第36-38页 |
| 2.画像砖中被庖厨的动物形象及艺术特点 | 第38-41页 |
| 五、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中的动物价值研究 | 第41-47页 |
| (一)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中的“线” | 第41-42页 |
| (二)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中“没骨法”雏形 | 第42-44页 |
| (三)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中动物与莫高窟动物之间的关系 | 第44-47页 |
| 结语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