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聚吡咯包覆S/C纳米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锂硫电池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硫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1.3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改性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碳/硫复合正极材料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氧化物/硫复合正极材料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导电聚合物/硫复合正极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锂硫电池正极包覆结构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3-24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第24-29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药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5页
    2.2 样品形貌及结构表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热重分析(TGA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(FTIR)第26页
    2.3 电池的装配与性能测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池极片的制备和扣式电池的装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充放电及循环性能测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循环伏安测试(CV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交流阻抗测试(EIS)第28-29页
第3章 AB/S@PPY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9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9页
    3.2 材料制备工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AB酸处理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AB/S正极材料制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化学氧化合成AB/S@PPY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0页
    3.3 硫含量对AB/S正极材料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复合材料中实际硫含量的确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硫含量对正极材料结构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硫含量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3.4 酸处理对AB/S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酸处理对正极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酸处理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3.5 PPY包覆对AB/S正极材料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XRD测试与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红外光谱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SEM和EDS测试及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TEM和元素分布测试及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热重测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聚吡咯包覆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7 多硫化物吸附性能测试第41-4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4章 MWCNTs/S@PPY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4-5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4.2 MWCNTs/S@PPY正极材料的制备流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碳纳米管的酸化改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物理硫沉积合成MWCNTs/S正极材料的制备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化学氧化合成MWCNTs/S@PPY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第45页
    4.3 硫含量对碳纳米管/硫正极材料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复合材料中实际硫含量的确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硫含量对正极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硫含量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4.4 酸处理对碳纳米管/硫正极材料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酸处理对正极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酸处理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4.5 PPY包覆对正极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影响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XRD测试与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红外光谱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SEM和EDS测试及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TEM和元素分布测试及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热重测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6 PPY包覆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7 多硫化物吸附性能测试第56-5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5.1 论文总结第58-59页
    5.2 工作展望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西涅克绘画风格对我创作的影响
下一篇:高更“终极命题”对《婚纱》系列创作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