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1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简介 | 第13-16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简史 | 第13-14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特点 | 第14页 |
1.2.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| 第14-15页 |
1.2.4 负极材料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1 碳负极材料 | 第16-17页 |
1.3.2 合金型负极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3.3 金属氧化物 | 第18页 |
1.4 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5页 |
1.4.1 硅基材料的纳米化 | 第19-21页 |
1.4.2 硅碳复合化 | 第21-23页 |
1.4.3 硅/金属复合材料 | 第23-24页 |
1.4.4 硅导电聚合物复合 | 第24-25页 |
1.5 静电纺丝简介 | 第25-29页 |
1.5.1 静电纺丝原理 | 第25页 |
1.5.2 静电纺丝装置 | 第25-27页 |
1.5.3 纤维成形的影响因素 | 第27-28页 |
1.5.4 静电纺丝技术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1.5.5 静电纺丝的应用 | 第29页 |
1.6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31-34页 |
2.1 实验药品和实验设备 | 第31-32页 |
2.1.1 主要的实验药品 | 第31页 |
2.1.2 主要的实验仪器 | 第31-32页 |
2.2 材料形貌、结构表征方法 | 第32页 |
2.2.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(SEM) | 第32页 |
2.2.2 热重分析(TGA) | 第32页 |
2.3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| 第32-34页 |
2.3.1 电极片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2.3.2 纽扣电池的组装 | 第33页 |
2.3.3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碳包覆硅纳米纤维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| 第34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34-35页 |
3.2 Si@CNFs复合材料制备 | 第35-36页 |
3.2.1 纳米Si/PVP纤维的制备 | 第35页 |
3.2.2 Si@CNFs制备 | 第35页 |
3.2.3 Si@CNFs制备的反应图 | 第35-36页 |
3.3 Si@CNFs表征 | 第36-38页 |
3.3.1 Si@CNFs形貌表征 | 第36-37页 |
3.3.2 Si@CNFs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37-38页 |
3.4 Si/C纳米纤维不同比例制备及表征 | 第38-43页 |
3.4.1 制备不同硅碳比例的复合材料 | 第38-39页 |
3.4.2 不同质量比Si@CNFs的结构表征 | 第39-40页 |
3.4.3 不同质量比Si@CNFs的电化学性能 | 第40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多孔碳包覆硅纳米纤维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| 第44-54页 |
4.1 引言 | 第44-45页 |
4.2 Si@PCNFs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4.2.1 Si/SiO_2@PVP纤维的制备 | 第45页 |
4.2.2 Si/SiO_2@C纳米纤维的制备 | 第45页 |
4.2.3 Si@PCNFs的制备 | 第45页 |
4.2.4 Si@PCNFs制备的反应图 | 第45-46页 |
4.3 Si@PCNFs的表征 | 第46-49页 |
4.3.1 Si@PCNFs的形貌表征 | 第46-48页 |
4.3.2 Si@PCNFs的性能测试 | 第48-49页 |
4.4 不同硅碳复合比例对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3页 |
4.4.1 不同比例Si/C多孔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 | 第49页 |
4.4.2 不同比例Si@PCNFs的形貌比较 | 第49-50页 |
4.4.3 不同比例Si@PCNFs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50-5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总结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5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研项目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