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--程序控制机床、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

大型龙门式双摆头五轴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1章. 绪论第16-42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第16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-22页
    1.3 误差补偿方式与补偿技术概述: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误差补偿方式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误差补偿实施技术第23-25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机床误差建模理论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机床误差检测方法与辨识技术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机床误差补偿技术第34-37页
    1.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7-38页
    1.6 课题研究总体思路第38-39页
    1.7 论文结构第39-42页
第2章. 误差补偿系统技术分析第42-61页
    2.1 机床特性研究及精度目标要求第42-45页
    2.2 误差补偿关键技术分析第45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误差源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误差补偿实施方法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误差测量技术及测量系统构建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误差建模及补偿处理方法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误差补偿验证研究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2.3 研究技术路线第59-6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3章. 五轴数控机床误差建模第61-82页
    3.1 数控机床误差建模第61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轴几何误差模型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热误差建模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机床轴线几何结构误差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主要误差来源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3.2 五轴机床误差模型的建立第70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机床运动坐标系的确定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双摆头式五轴机床误差建模第76-8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80-82页
第4章. 五轴数控机床误差测量与辨识第82-117页
    4.1 数控机床误差测量系统构建第82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直线轴几何误差测量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直线轴几何误差测量方法分析第85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几何误差测量系统精度分析第91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直线轴几何误差测量结果第101-102页
    4.2 旋转轴误差测量辨识第102-109页
    4.3 旋转轴与直线轴之间垂直度误差测量辨识第109-110页
    4.4 电主轴热变形误差辨识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测量原理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位移传感器选择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电主轴热误差测量实施过程第112-114页
    4.5 机床空间误差分析第114-11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116-117页
第5章. 误差模型中高速电主轴热误差研究第117-142页
    5.1 电主轴热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分析第118-122页
    5.2 电主轴单元热源发热量计算第122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电机发热分析与计算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轴承产生热量分析计算第124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切削过程产生热量计算第126-127页
    5.3 电主轴单元传热机制分析第127-128页
    5.4 电主轴热动态特性分析第128-130页
    5.5 多变工况下电主轴热变形误差建模分析第130-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小波神经网络理论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基于局部回归小波神经网络理论第133-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36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基于局部回归小波神经网络进行热变形误差建模及分析第138-14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局部回归小波神经网络与其它典型模型的建模效果比较第140-141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41-142页
第6章. 机床空间误差补偿点插值算法研究第142-162页
    6.1 机床工作空间补偿点误差的有限元插值方法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位移插值函数分析第143-14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有限单元插值法的基本思想第144-145页
    6.2 有网格有限元误差插值第145-1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有限元插值计算过程第145-1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插值型函数确定和采样点选择第148-151页
    6.3 机床工作空间补偿点误差的无网格法插值计算第151-15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移动最小二乘形函数第152-15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最小二乘法与有限元法相耦合的机床空间点误差插值计算第155-158页
    6.4 有网格插值和无网格有限元插值误差预测比较第158-160页
    6.5 机床工作空间点误差的软件补偿实施方法第160-161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61-162页
第7章. 五轴数控机床空间误差补偿方法实施研究第162-182页
    7.1 五轴机床理想刀具轨迹运动特性分析第162-167页
    7.2 双摆头五轴机床空间误差的补偿方法第167-17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旋转轴姿态补偿过程第169-17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移动轴位置补偿过程第171-172页
    7.3 双摆头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实施验证分析第172-181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补偿验证第173-17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机床单轴静态误差补偿实施验证第175-17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机床空间运动轨迹补偿实施验证第178-179页
        7.3.4 实际工件切削补偿实施验证第179-181页
    7.4 本章小结第181-182页
第8章. 结论与展望第182-185页
    8.1 全文总结第182-183页
    8.2 主要创新点第183-184页
    8.3 今后展望第184-185页
参考文献第185-204页
附录A 机床不同环境温度下误差测量值对比第204-212页
附录B 机床各误差项测量数值第212-22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完成的学术论文第224-226页
致谢第226页

论文共22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的共振特性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