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3.1 流量识别方法 | 第10-13页 |
1.3.2 流特征选择算法 | 第13-16页 |
1.3.3 流量控制 | 第16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架构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基于自适应门限值的特征选择算法研究 | 第18-32页 |
2.1 流特征样本问题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1.1 数据不平衡 | 第19页 |
2.1.2 概念漂移 | 第19-20页 |
2.2 特征选择的评价标准 | 第20-22页 |
2.2.1 对称不确定性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2.2 ROC曲线 | 第21-22页 |
2.3 特征选择算法的优化实现 | 第22-26页 |
2.3.1 自适应门限特征选择算法 | 第22-25页 |
2.3.2 SRF算法 | 第25-26页 |
2.4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6-31页 |
2.4.1 实验数据 | 第26-27页 |
2.4.2 ATFS算法和WSU_AUC算法对比分析 | 第27-3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流量识别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| 第32-43页 |
3.1 总体框架 | 第32-34页 |
3.2 DPI识别模块设计 | 第34-39页 |
3.2.1 规则库加载 | 第35-37页 |
3.2.2 识别引擎 | 第37-39页 |
3.3 流特征识别模块分析 | 第39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流量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 | 第43-60页 |
4.1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| 第43-46页 |
4.1.1 主控模块 | 第44-46页 |
4.1.2 通用模块 | 第46页 |
4.2 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6-52页 |
4.2.1 报文接收模块 | 第47-49页 |
4.2.2 流量分流框架 | 第49-52页 |
4.3 流量解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7页 |
4.3.1 报文解析模块 | 第52-53页 |
4.3.2 流量汇聚模块 | 第53-56页 |
4.3.3 报文识别模块 | 第56-57页 |
4.4 流量控制模块的分析与实现 | 第57-59页 |
4.4.1 流量控制模块的原理 | 第57-58页 |
4.4.2 流量控制模块的实现 | 第58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5章 流量控制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| 第60-69页 |
5.1 协议识别测试 | 第60-62页 |
5.1.1 ATFS算法和WSU_AUC算法的对比测试 | 第60-61页 |
5.1.2 与DPI识别对比测试 | 第61-62页 |
5.2 系统测试 | 第62-66页 |
5.2.1 采集模块测试 | 第62-65页 |
5.2.2 解析模块测试 | 第65-66页 |
5.3 系统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2页 |
6.1 总结 | 第69-70页 |
6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