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引言 | 第12页 |
1.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| 第12-15页 |
1.3 过氧化氢概述 | 第15-20页 |
1.3.1 过氧化氢的性质和应用 | 第15-18页 |
1.3.2 过氧化氢生产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4 氮化碳基材料及其光合成过氧化氢 | 第20-24页 |
1.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1.5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5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金负载氮化碳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| 第26-36页 |
2.1 前言 | 第26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6-31页 |
2.2.1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6-28页 |
2.2.2 催化剂制备 | 第28-29页 |
2.2.2.1 C_3N_4制备 | 第28页 |
2.2.2.2 金负载C_3N_4催化剂制备 | 第28-29页 |
2.2.3 表征方法 | 第29-31页 |
2.2.3.1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29-30页 |
2.2.3.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(HRTEM) | 第30页 |
2.2.3.3 透射电镜-能量散射谱(TEM-EDS mapping) | 第30页 |
2.2.3.4 X射线衍射(XRD) | 第30页 |
2.2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30页 |
2.2.3.6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(UV-vis absorption spectra) | 第30页 |
2.2.3.7 荧光光谱(Fluorescence spectrum) | 第30-31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5页 |
2.3.1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| 第31-32页 |
2.3.2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| 第32-33页 |
2.3.3 催化剂的元素价态与结合方式表征 | 第33-34页 |
2.3.4 光吸收性质研究 | 第34-3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金负载氮化碳催化剂光合成过氧化氢的性能研究 | 第36-52页 |
3.1 前言 | 第3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6-39页 |
3.2.1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36-38页 |
3.2.2 光催化反应测试 | 第38-39页 |
3.2.2.1 H_2O_2性能测试 | 第38页 |
3.2.2.2 H_2O_2在催化剂上的分解测试 | 第38-39页 |
3.2.2.3 催化剂重复使用 | 第39页 |
3.2.3 光电化学测试 | 第3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9页 |
3.3.1 光合成H_2O_2性能 | 第39-44页 |
3.3.2 H_2O_2分解研究 | 第44-46页 |
3.3.3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| 第46-48页 |
3.3.4 反应机制讨论 | 第48-4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2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52-54页 |
论文创新点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4页 |
研究成果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68-70页 |
附件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