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8页 |
摘要 | 第8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2页 |
1.1 沼气及垃圾填埋气的特性与利用现状 | 第10页 |
1.2 吸附剂的选择 | 第10-11页 |
1.3 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优缺点 | 第11-12页 |
1.3.1 优点 | 第11页 |
1.3.2 缺点 | 第11-12页 |
2.活性炭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2.1 活性炭 | 第12-13页 |
2.2 活性炭材料的制备 | 第13-15页 |
2.2.1 化学活化法 | 第13-14页 |
2.2.2 物理活化法 | 第14页 |
2.2.3 化学物理法 | 第14页 |
2.2.4 其他制备方法 | 第14-15页 |
2.3 活性炭改性现状 | 第15-17页 |
2.3.1 活性炭表面结构改性 | 第15页 |
2.3.2 活性炭外面性能的改变 | 第15-17页 |
2.4 弱碱改性活性炭的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5 活性炭改性的表征方法 | 第18页 |
2.5.1 物理性质的分析方法 | 第18页 |
2.5.2 化学性质的分析方法 | 第18页 |
2.6 活性炭改性方法的选择原理 | 第18-19页 |
2.6.1 吸附质的分类 | 第18页 |
2.6.2 改性方法的选择 | 第18-19页 |
3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3.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9页 |
3.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3.2.1 电镜观察改性处理前后活性炭表面形貌的转变 | 第19-20页 |
3.2.2 氨水浓度对改性活性炭吸附量的影响 | 第20页 |
3.2.3 处理时间对改性活性炭吸附量的影响 | 第20页 |
3.2.4 处理温度对改性活性炭吸附量的影响 | 第20页 |
4.实验方法及设计 | 第20-22页 |
4.1 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4.2 仪器设备 | 第20-21页 |
4.3 主要测试方法 | 第21页 |
4.4 材料的预处理 | 第21-22页 |
4.5 实验设计 | 第22页 |
5.实验内容及数据分析 | 第22-36页 |
5.1 处理浓度对活性炭表面结构的影响 | 第22-31页 |
5.1.1 活性炭表面表征 | 第22-23页 |
5.1.2 活性炭表面的化学性质 | 第23-27页 |
5.1.3 红外解析表面基团的变化 | 第27-31页 |
5.1.4 氨水浓度对样品改性影响的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1页 |
5.2 改性浓度对样品吸附影响 | 第31-33页 |
5.3 改性温度对样品吸附影响 | 第33-35页 |
5.4 改性时间对样品吸附影响 | 第35-36页 |
6.结论与展望 | 第36-39页 |
6.1 结论 | 第36-38页 |
6.2 展望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ABSTRACT | 第43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