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9页 |
缩略词 Abbreviation | 第9-10页 |
摘要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 葡萄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1页 |
2 无核葡萄研究 | 第11-12页 |
2.1 无核葡萄概况 | 第11页 |
2.2 无核葡萄形成机理与遗传机制 | 第11-12页 |
3 乙烯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3.1 乙烯对植物的作用和影响 | 第12-13页 |
3.2 乙烯的生物合成过程 | 第13页 |
3.3 葡萄中乙烯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4 关联分析 | 第14-15页 |
4.1 关联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4.2 关联分析的研究策略与优点 | 第15页 |
5 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5.1 研究目的 | 第15-16页 |
5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葡萄无核性状的SSR标记验证 | 第17-30页 |
1 引言 | 第1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4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7-21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2.1 植物组织DNA提取 | 第21-22页 |
2.2.2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| 第22页 |
2.2.3 PCR反应条件 | 第22-23页 |
2.2.4 聚丙烯凝胶的制备与电泳 | 第23页 |
2.2.5 SSR分子数据统计 | 第23页 |
2.2.6 SSR分子标记数据分析 | 第23-24页 |
3 验证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1 SSR标记P1_VvAGLL11扩增结果的统计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2 SSR标记P2_VvAGLL11扩增结果的统计分析 | 第26页 |
3.3 SSR标记P3_VvAGLL11扩增结果的统计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4 SSR标记VMC7F2扩增结果的统计分析 | 第27页 |
3.5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4 讨论与结论 | 第28-30页 |
4.1 讨论 | 第28-29页 |
4.2 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葡萄乙烯释放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| 第30-47页 |
1 引言 | 第3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5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30-32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32-35页 |
2.2.1 乙烯释放速率的测定分析(GC法) | 第32-33页 |
2.2.2 叶片组织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| 第33页 |
2.2.3 PCR反应体系建立 | 第33页 |
2.2.4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与电泳 | 第33页 |
2.2.5 分子标记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3页 |
2.2.6 群体结构分析 | 第33页 |
2.2.7 连锁不平衡(LD)分析 | 第33页 |
2.2.8 利用GLM进行关联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2.9 利用MLM进行关联分析 | 第34-35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5页 |
3.1 果粒乙烯释放速率测定结果分析 | 第35页 |
3.2 穗梗乙烯释放速率测定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 SSR引物的多态性筛选 | 第36页 |
3.4 SSR引物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分析 | 第36-41页 |
3.4.1 分子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6-39页 |
3.4.2 群体结构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5 关联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5.1 连锁不平衡分析 | 第41页 |
3.5.2 不同模型的比较 | 第41-43页 |
3.6 关联分析结果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7 VVIN70扩增序列验证 | 第44-45页 |
4 讨论与结论 | 第45-47页 |
4.1 讨论 | 第45页 |
4.2 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附表1 引物信息 | 第52-5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