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1.2.1 常设机构 | 第12页 |
1.2.2 常设机构税务风险 | 第12-13页 |
1.3 文献述评 | 第13-17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.3 简要评价 | 第17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常设机构税务风险防控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8页 |
2.1 常设机构税收政策法规梳理 | 第20-23页 |
2.1.1 《OECD范本》与《UN范本》中的常设机构 | 第20-21页 |
2.1.2 国内税收法规中的常设机构 | 第21-23页 |
2.2 规避构成常设机构的主要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.1 利用特定活动豁免规则 | 第23页 |
2.2.2 利用紧密关联方进行活动拆分 | 第23页 |
2.2.3 合同拆分 | 第23页 |
2.2.4 以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 | 第23-24页 |
2.3 BEPS行动计划对常设机构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3.1 严格特定活动豁免条款的适用 | 第24-25页 |
2.3.2 增加反合同拆分规则 | 第25页 |
2.3.3 修改代理人的适用范围 | 第25页 |
2.4 常设机构主要税务风险 | 第25-28页 |
2.4.1 常设机构认定风险 | 第25-26页 |
2.4.2 常设机构利润核定风险 | 第26-27页 |
2.4.3 常设机构征纳风险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W公司常设机构案例背景简介 | 第28-33页 |
3.1 经营范围与行业背景 | 第28页 |
3.2 企业组织架构 | 第28-29页 |
3.3 W公司在华具体业务安排 | 第29-33页 |
3.3.1 跨境在线销售 | 第29-30页 |
3.3.2 代理销售业务 | 第30页 |
3.3.3 跨境劳务派遣 | 第30-33页 |
第4章 W公司在我国常设机构税务风险识别 | 第33-39页 |
4.1 跨境在线销售中常设机构税务风险识别 | 第33-34页 |
4.2 代理销售业务中常设机构税务风险识别 | 第34-36页 |
4.2.1 存在构成场所型常设机构的风险 | 第34-35页 |
4.2.2 存在构成代理型常设机构税务风险 | 第35-36页 |
4.3 跨境劳务派遣中常设机构税务风险识别 | 第36页 |
4.4 在华被认定为常设机构的税务处理 | 第36-39页 |
4.4.1 征收管理 | 第37页 |
4.4.2 企业所得税涉税处理 | 第37页 |
4.4.3 增值税及其附加涉税处理 | 第37-38页 |
4.4.4 个人所得税涉税处理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W公司常设机构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| 第39-42页 |
5.1 跨境在线销售中常设机构税务风险防范 | 第39页 |
5.2 代理销售业务中常设机构税务风险防范 | 第39-40页 |
5.3 跨境劳务派遣中常设机构税务风险防范 | 第40页 |
5.3.1 细化派遣合同重要条款 | 第40页 |
5.3.2 确保派遣劳务收支的合理性 | 第40页 |
5.3.3 确保派遣人员合法缴纳个税 | 第40页 |
5.4 普遍性税务风险防范 | 第40-42页 |
5.4.1 事先进行税收环境考察 | 第41页 |
5.4.2 全面评估在华业务税务风险 | 第41页 |
5.4.3 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沟通 | 第41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