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山县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生态评价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21页 |
·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土地整理是解决人地矛盾的有效措施 | 第11-12页 |
·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| 第12页 |
·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发展 | 第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| 第13-18页 |
·景观生态效应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| 第16-17页 |
·土地整理区景观生态评价 | 第17页 |
·国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2 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学的运用 | 第21-28页 |
·景观生态学及基本原理 | 第21页 |
·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| 第21-25页 |
·斑块—廊道—基质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景观异质性与景观格局理论 | 第23页 |
·景观尺度 | 第23-24页 |
·景观连接度 | 第24-25页 |
·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| 第25-28页 |
·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效应研究 | 第25页 |
·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设计 | 第25-26页 |
·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学评价 | 第26-28页 |
3 项目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| 第28-32页 |
·湖北省通山县土地整理项目介绍 | 第28-30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29-30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 | 第30页 |
·土地整理工程概况 | 第30-31页 |
·交通状况 | 第30页 |
·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| 第30-31页 |
·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| 第31页 |
·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| 第31-32页 |
4 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生态研究 | 第32-46页 |
·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学评价原则及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学的评价原则 | 第32页 |
·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 | 第35-41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 | 第36-37页 |
·土地整理对斑块景观格局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·土地整理对整体景观水平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土地整理项目区廊道景观格局研究 | 第41-46页 |
·土地整理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对景观格局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土地整理项目区农村道路工程对景观格局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土地整理项目区廊道网络景观生态效应 | 第44-46页 |
5 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生态效应综合评价 | 第46-51页 |
·评价指标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立 | 第46-49页 |
·景观稳定性 | 第46页 |
·景观连接度 | 第46-47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综合评价结果 | 第47-49页 |
·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生态评价对项目区规划建议 | 第49-51页 |
6 结论与不足 | 第51-53页 |
·结论 | 第51-52页 |
·不足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