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8页 |
1.1 前言 | 第11-12页 |
1.2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| 第12-13页 |
1.3 铋基半导体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3-21页 |
1.3.1 氧化铋 | 第14页 |
1.3.2 钒酸铋 | 第14-15页 |
1.3.3 钨酸铋 | 第15-17页 |
1.3.4 钛酸铋 | 第17-18页 |
1.3.5 卤氧化铋 | 第18-21页 |
1.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5 参考文献 | 第23-28页 |
第二章 试样制备及测试分析 | 第28-3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28-29页 |
2.3 样品制备 | 第29页 |
2.4 光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| 第29-33页 |
2.4.1 X射线粉末衍射 | 第29-30页 |
2.4.2 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30页 |
2.4.3 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30-31页 |
2.4.4 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 | 第31页 |
2.4.5 光电子能谱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4.6 光催化活性测试标准 | 第32-33页 |
2.5 参考文献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纳米钒酸铋Bi_8V_2O_(17)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与制备 | 第34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34-35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7页 |
3.3.1 Bi_8V_2O_(17)的晶体结构分析和形貌表征 | 第35-39页 |
3.3.2 Bi_8V_2O_(17)的光学吸收和能带结构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3.3 Bi_8V_2O_(17)光催化活性测试 | 第41-44页 |
3.3.4 光催化机理研究 | 第44-4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3.5 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第四章 纳米钒酸铋Bi_4V_2O_(11)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与制备 | 第54-71页 |
4.1 引言 | 第54-55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5页 |
4.3 结果和讨论 | 第55-66页 |
4.3.1 Bi_4V_2O_(11)的晶体结构分析和形貌表征 | 第55-60页 |
4.3.2 Bi_4V_2O_(11)的光学吸收和能带结构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3.3 Bi_4V_2O_(11)的XPS光谱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3.4 Bi_4V_2O_(11)光催化性能测试分析 | 第63-6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4.5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第五章 纳米钒酸铋Bi_7VO_(13)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与制备 | 第71-86页 |
5.1 引言 | 第71-72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72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2-80页 |
5.3.1 Bi_7VO_(13)的晶体结构分析和形貌表征 | 第72-74页 |
5.3.2 Bi_7VO_(13)的光学吸收和能带结构 | 第74-76页 |
5.3.3 Bi_7VO_(13)的光催化活性测试 | 第76-78页 |
5.3.4 Bi_7VO_(13)的光催化原理机理 | 第78-8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5.5 参考文献 | 第81-86页 |
第六章 纳米钒酸铋锶SrBi_3VO_8光催化性能研究与制备 | 第86-101页 |
6.1 引言 | 第86-87页 |
6.2 实验部分 | 第87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7-95页 |
6.3.1 SrBi_3VO_8晶体结构分析与形貌表征 | 第87-89页 |
6.3.2 SrBi_3VO_8的光学吸收和能带结构 | 第89-92页 |
6.3.3 SrBi_3VO_8光催化活性测试析 | 第92-94页 |
6.3.4 SrBi_3VO_8荧光测试 | 第94-95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6.5 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101-103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3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-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