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内地公路电影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9-16页 |
第一章 中国内地公路电影的历史流变 | 第16-28页 |
第一节 初创期(2001-2005) | 第16-19页 |
一、第一部内地公路电影的诞生 | 第16-18页 |
二、市场遇冷后的沉寂与蛰伏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摸索期(2006-2009) | 第19-23页 |
一、公路元素的广泛应用 | 第19-21页 |
二、公路电影的积极尝试 | 第21-23页 |
第三节 发展期(2010-至今) | 第23-28页 |
一、“人在囧途”系列的典型意义 | 第23-25页 |
二、商业逻辑下的井喷式生产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中国内地公路电影创作的背景阐释 | 第28-43页 |
第一节 现代化转型的宏观语境 | 第28-33页 |
一、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与断裂 | 第29-31页 |
二、全球化过程中的乡愁与怀旧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大众审美与创作者审美的合谋 | 第33-36页 |
一、大众文化的旺盛需求 | 第33-35页 |
二、创作者的艺术追求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生产原欲与类型契合 | 第36-43页 |
一、海外电影的类型启蒙 | 第36-38页 |
二、内地电影市场成熟的驱动 | 第38-40页 |
三、公路类型的契合性与杂糅性 | 第40-43页 |
第三章 中国内地公路电影的类型特征 | 第43-58页 |
第一节 现代性焦虑的主题呈现 | 第43-48页 |
一、温情悲剧:逃离与回归 | 第44-46页 |
二、治愈喜剧:寻找与救赎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围绕旅途的多重空间建构 | 第48-53页 |
一、交通工具:推动主体情节的逼仄空间 | 第48-50页 |
二、漫漫公路:无止境的自我放逐空间 | 第50-51页 |
三、外界景观:沿途变幻的城乡图像 | 第51-53页 |
第三节 中国式旅途的叙事手法 | 第53-58页 |
一、单线为主的叙事结构 | 第53-55页 |
二、草根与中产的典型塑造 | 第55-58页 |
第四章 中国内地公路电影的创作困境与文化反思 | 第58-67页 |
第一节 中国内地公路电影的发展困境 | 第58-62页 |
一、“明星+公路”的僵化模式 | 第58-60页 |
二、其它类型与公路类型杂糅的创作失范 | 第60-62页 |
第二节 中国内地公路电影的文化反思 | 第62-67页 |
一、感官至上的欲望消费与价值迷失 | 第63-64页 |
二、利润至上的快餐电影与艺术之殇 | 第64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附录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