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3-22页 |
1.1 现有单细胞成像方法 | 第13页 |
1.2 本文开发的新型单细胞成像方法 | 第13-22页 |
1.2.1 电致化学发光成像 | 第14-15页 |
1.2.2 纳米针电极研究ECL物质的扩散以及细胞生长 | 第15-16页 |
1.2.3 细胞膜表面胆固醇的SPR成像分析 | 第16-18页 |
1.2.4 荧光成像方法研究细胞胆固醇外泄信号通路 | 第18-20页 |
1.2.5 碳钴复合材料的细胞成像以及细胞内双氧水检测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电致化学发光成像分析单细胞活化胆固醇 | 第22-38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2-24页 |
2.2.1 试剂 | 第22-23页 |
2.2.2 仪器设备和材料 | 第23页 |
2.2.3 细胞培养以及处理 | 第23页 |
2.2.4 电致化学发光成像 | 第23-24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37页 |
2.3.1 ECL-mapping实验仪器平台的搭建 | 第24-25页 |
2.3.2 ECL-mapping实验条件优化 | 第25-27页 |
2.3.3 ECL-mapping成像实验 | 第27-30页 |
2.3.4 ECL-mapping成像分辨率 | 第30页 |
2.3.5 ECL-mapping对双氧水的成像信号标准曲线的标定 | 第30-31页 |
2.3.6 ECL-mapping分析单细胞外泄双氧水 | 第31-35页 |
2.3.7 ECL-mapping分析单细胞膜表面活化胆固醇 | 第35-37页 |
2.4 总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纳米针电极的电致化学发光成像以及对细胞行为的研究 | 第38-52页 |
3.1 前言 | 第38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8-43页 |
3.2.1 试剂 | 第38-39页 |
3.2.2 仪器设备和材料 | 第39页 |
3.2.3 细胞培养以及处理 | 第39-40页 |
3.2.4 纳米针电极的制作 | 第40-42页 |
3.2.5 电致化学发光成像(ECL-mapping) | 第42-43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1页 |
3.3.1 ECL-mapping实验仪器平台的搭建 | 第43-44页 |
3.3.2 纳米针电极的ECL-mapping | 第44-45页 |
3.3.3 Comsol模拟纳米针电极上溶液的扩散 | 第45-46页 |
3.3.4 微柱电极的ECL-mapping | 第46-49页 |
3.3.5 细胞在纳米微电极上形貌 | 第49-51页 |
3.4 总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用于分析细胞表面胆固醇 | 第52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52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2-54页 |
4.2.1 试剂 | 第52-53页 |
4.2.2 仪器及材料 | 第53页 |
4.2.3 细胞培养及细胞处理 | 第53页 |
4.2.4 细胞固定 | 第53-54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3页 |
4.3.1 SPR-M系统较正 | 第54-56页 |
4.3.2 活细胞的SPR信号 | 第56-59页 |
4.3.3 Filipin结合胆固醇的SPR-M检测 | 第59-61页 |
4.3.4 环糊精、胆固醇氧化酶结合胆固醇的SPR-M检测 | 第61-63页 |
4.4 总结 | 第63-64页 |
第5章 单细胞表面活化胆固醇的外泄信号通路研究 | 第64-76页 |
5.1 前言 | 第64-65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65-67页 |
5.2.1 试剂 | 第65页 |
5.2.2 仪器和材料 | 第65-66页 |
5.2.3 细胞培养以及处理 | 第66页 |
5.2.4 毛细管针尖制作 | 第66-67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7-75页 |
5.3.1 利用装载Amplex Red的毛细管检测溶液中的双氧水 | 第67-69页 |
5.3.2 检测溶液中的胆固醇 | 第69-71页 |
5.3.3 检测溶液中的HDL | 第71-73页 |
5.3.4 细胞胆固醇外泄研究 | 第73-75页 |
5.4 总结 | 第75-76页 |
第6章 Co_3O_4@CDs复合材料对于细胞内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分析 | 第76-88页 |
6.1 前言 | 第76页 |
6.2 实验部分 | 第76-80页 |
6.2.1 试剂 | 第76-77页 |
6.2.2 仪器及材料 | 第77页 |
6.2.3 细胞培养 | 第77页 |
6.2.4 Co_3O_4纳米粒子的合成途径 | 第77-78页 |
6.2.5 Co_3O_4@CDs的合成 | 第78-79页 |
6.2.6 Co_3O_4@CDs细胞发光检测 | 第79-80页 |
6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80-87页 |
6.3.1 反应物质浓度对Co_3O_4纳米粒子合成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6.3.2 温度对Co_3O_4纳米粒子合成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6.3.3 Co_3O_4@CDs复合物的材料表征 | 第82-83页 |
6.3.4 Co_3O_4@CDs复合物对于双氧水的检测 | 第83-85页 |
6.3.5 导入Co_3O_4@CDs复合物进入细胞 | 第85-86页 |
6.3.6 Co_3O_4@CDs复合物对于细胞内过氧化氢的检测 | 第86-87页 |
6.4 结论 | 第87-88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89页 |
7.1 总结 | 第88页 |
7.2 展望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102页 |
综述 | 第102-131页 |
1.1 胆固醇研究 | 第102-107页 |
1.1.1 胆固醇的结构和功能 | 第102-103页 |
1.1.2 活化胆固醇 | 第103页 |
1.1.3 胆固醇细胞代谢 | 第103-104页 |
1.1.4 动脉粥样硬化与胆固醇的关系 | 第104-105页 |
1.1.5 胆固醇细胞外泄通路 | 第105-107页 |
1.1.6 胆固醇检测 | 第107页 |
1.2 单细胞分析 | 第107-109页 |
1.2.1 单细胞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1.2.2 单细胞分析的难点 | 第108-109页 |
1.3 几种新兴的单细胞分析技术 | 第109-121页 |
1.3.1 电致化学发光单细胞分析 | 第109-114页 |
1.3.2 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研究 | 第114-118页 |
1.3.3 碳量子点化学发光细胞分析 | 第118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31页 |
附录 | 第131-133页 |
论文中使用的缩写名称 | 第131-13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| 第133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