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8页 |
2.1 数据来源 | 第13-16页 |
2.1.1 气象要素和AQI数据 | 第13-14页 |
2.1.2 AOD数据 | 第14-15页 |
2.1.3 CALIPSO卫星介绍 | 第15-16页 |
2.2 数据处理 | 第16-18页 |
2.2.1 太阳光度计各波段的AOD数据 | 第16页 |
2.2.2 MODIS Aqua卫星数据 | 第16页 |
2.2.3 PSCF模式计算方法介绍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南京气象条件以及对AQI、PM_(2.5)的影响 | 第18-32页 |
3.1 2014年~2017年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| 第18-20页 |
3.2 典型污染时段气象要素分析 | 第20-26页 |
3.2.1 2013年12月和2014年12月气象要素分析 | 第20-24页 |
3.2.2 2015年10月气象要素观测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3 2014年~2017年AQI变化特征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4 典型污染时段AQI特征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4.1 2013年12月和2014年12月南京市AQI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4.2 2015年10月南京市AQI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5 2014年~2017年PM2.5变化特征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南京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 | 第32-44页 |
4.1 地基观测与卫星反演资料对比 | 第32页 |
4.2 基于太阳光度计的AOD特征分析 | 第32-39页 |
4.3 基于MODIS卫星资料的AOD特征分析 | 第39-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南京秋冬季气溶胶来源分析 | 第44-51页 |
5.1 2014年~2017年秋冬季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2 典型污染时段污染物来源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2.1 2013年12月和2014年12月污染物来源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2.2 2015年10月污染物来源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2.3 2015年12月和2016年12月污染物来源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3 基于CALIPSO卫星的气溶胶类型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6.1 结论 | 第51-52页 |
6.2 展望 | 第52-53页 |
课题资助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