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--地方旅游事业论文

大理双廊旅游创意阶层的生存机制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创意阶层的崛起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创意及创意阶层在旅游中的重要价值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和困境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双廊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和创意阶层的聚集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创新之处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对象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1.5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国外研究综述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国内研究综述第23-27页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借鉴第27-3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创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旅游创意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创意阶层第28-30页
    2.2 理论借鉴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创意生态理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“3T”理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地方品质理论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身份认同理论第32-34页
第3章 双廊旅游业发展概况第34-44页
    3.1 双廊概况第34-36页
    3.2 双廊旅游业发展条件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优越的区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丰富的旅游资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地方政府的支持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宏观旅游发展的带动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双廊旅游发展阶段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沉睡阶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萌芽阶段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成长阶段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爆发阶段第40-41页
    3.4 双廊旅游发展主体二村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双廊村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大建旁村第42-44页
第4章 双廊创意阶层的旅游化生存第44-72页
    4.1 创意阶层类型、特征与生存状况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创意阶层类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创意阶层特征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创意阶层生存状况第48-50页
    4.2 创意阶层的创意行为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社会层面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经济层面第53-58页
    4.3 创意阶层的身份认同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作为“客人”的创意阶层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作为“主人”的创意阶层第61-62页
    4.4 创意阶层的影响第62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创意阶层对双廊旅游发展的作用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创意阶层对双廊社会发展的影响第66-72页
第5章 双廊创意阶层的生存机制探讨第72-90页
    5.1 创意阶层的区域选择与偏好第72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创意阶层的区域选择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创意阶层的区域偏好第77-82页
    5.2 创意阶层的文化追求与适应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创意阶层的文化追求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创意阶层的文化适应第83-85页
    5.3 民族村寨旅游创意阶层吸引策略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保护传统文化,提升地方特色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营造开放环境,鼓励创意发挥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完善基础设施,优化生活环境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保持政策稳定,强化法律保障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打造多样空间,促进活跃交往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搭建创客基地,广聚创意人才第89-90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0-9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90-91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研究不足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研究展望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8页
附录第98-10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00-102页
致谢第102-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云南省旅游业与经济时空协调发展研究
下一篇: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发展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