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鼠胫骨力学加载实验的显微有限元建模仿真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骨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| 第12-14页 |
1.1.1 骨的结构 | 第12-13页 |
1.1.2 骨的力学性能 | 第13-14页 |
1.2 骨的功能适应性 | 第14-18页 |
1.2.1 骨的力学调控阈值 | 第15-16页 |
1.2.2 骨的功能适应性原则 | 第16-18页 |
1.3 骨应变的实验测量 | 第18-19页 |
1.3.1 在体应变测量 | 第18页 |
1.3.2 离体应变测量 | 第18-19页 |
1.4 显微有限元量化骨应变 | 第19-20页 |
1.4.1 Micro-CT扫描技术 | 第19-20页 |
1.4.2 显微有限元的生物力学应用 | 第20页 |
1.5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20-22页 |
1.6 本论文主要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大鼠胫骨动态循环加载的实验研究 | 第24-38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4-28页 |
2.1.1 实验动物 | 第24页 |
2.1.2 电阻应变计 | 第24-25页 |
2.1.3 实验设备 | 第25-27页 |
2.1.4 仪器及试剂 | 第27-28页 |
2.2 实验过程 | 第28-34页 |
2.2.1 实验前准备 | 第28-31页 |
2.2.2 进行实验 | 第31-33页 |
2.2.3 实验后处理 | 第33-34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34-36页 |
2.4 实验讨论 | 第36-3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大鼠胫腓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8-54页 |
3.1 骨骼线弹性假设 | 第38-39页 |
3.2 Micro-CT扫描影像 | 第39-40页 |
3.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0-53页 |
3.3.1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4页 |
3.3.2 数字化曲面片 | 第44-45页 |
3.3.3 网格划分 | 第45-48页 |
3.3.4 载荷和边界条件 | 第48-49页 |
3.3.5 材料属性 | 第49-51页 |
3.3.6 局部坐标系和节点集 | 第51-53页 |
3.4 有限元模型文件输出及导入 | 第5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胫腓骨有限元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| 第54-70页 |
4.1 网格细化对模型位移、应力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2 模型的计算刚度 | 第55-57页 |
4.3 实验应变与计算应变的结果对比 | 第57-59页 |
4.4 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 | 第59-66页 |
4.4.1 整体位移云图 | 第59-60页 |
4.4.2 应变计位置感兴趣区的主应变分布 | 第60-61页 |
4.4.3 整体主应变分布 | 第61-66页 |
4.5 分析与讨论 | 第66-6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5.1 总结 | 第70-71页 |
5.2 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82页 |
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