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桥梁典型震害 | 第10-14页 |
1.2.1 上部结构的震害 | 第11页 |
1.2.2 支承连接部位的震害 | 第11-12页 |
1.2.3 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 | 第12-14页 |
1.3 深水桥梁的建设现状及特点 | 第14页 |
1.4 考虑动水压力的必要性 | 第14-15页 |
1.5 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2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相关理论 | 第18-30页 |
2.1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基本理论 | 第18-23页 |
2.1.1 静力法 | 第18-19页 |
2.1.2 反应谱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1.3 动态时程分析法 | 第21-23页 |
2.1.4 随机振动法 | 第23页 |
2.2 土—结构基础相互作用理论 | 第23-26页 |
2.2.1 桩—土—结构动力作用基本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2 桩—土—结构分析模型 | 第24-26页 |
2.3 水-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 | 第26-28页 |
2.3.1 水—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3.2 动水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—Morison方程法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3 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| 第30-40页 |
3.1 东沙特大桥工程概况 | 第30页 |
3.2 斜拉桥动力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6页 |
3.2.1 主梁的模拟 | 第31-33页 |
3.2.2 斜拉索的模拟 | 第33页 |
3.2.3 主塔的模拟 | 第33-34页 |
3.2.4 边界条件模拟 | 第34页 |
3.2.5 桩基础模拟 | 第34-36页 |
3.3 斜拉桥动力特性计算 | 第36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4 地震反应谱分析 | 第40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反应谱分析理论 | 第40-42页 |
4.2.1 反应谱的概念 | 第40-42页 |
4.2.2 反应谱组合方法 | 第42页 |
4.3 斜拉桥反应谱的确定与输入 | 第42-43页 |
4.4 特大桥反应谱分析 | 第43-49页 |
4.4.1 纵向+竖向组合输入 | 第45-47页 |
4.4.2 横向+竖向组合输入 | 第47-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5 动力时程分析 | 第50-72页 |
5.1 地震波的选取和输入 | 第50-52页 |
5.2 地震动输入机理研究 | 第52-54页 |
5.2.1 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动输入机理 | 第52页 |
5.2.2 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动输入机理 | 第52-54页 |
5.3 一致激励下地震响应分析 | 第54-64页 |
5.3.1 纵向+竖向输入时程分析及结果 | 第55-59页 |
5.3.2 横向+竖向输入时程分析及结果 | 第59-64页 |
5.4 行波效应下地震响应分析 | 第64-70页 |
5.4.1 计算假定 | 第65页 |
5.4.2 行波效应对斜拉桥结构位移的影响 | 第65-67页 |
5.4.3 行波效应对斜拉桥结构内力的影响 | 第67-7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6 斜拉桥结构消能减震参数研究 | 第72-82页 |
6.1 粘滞性阻尼器在桥梁消能减震中的应用 | 第72-73页 |
6.2 粘滞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 | 第73-75页 |
6.2.1 线性模型 | 第73-74页 |
6.2.2 Maxwell模型 | 第74页 |
6.2.3 Kelvin模型 | 第74-75页 |
6.3 粘滞阻尼器参数确定 | 第75-80页 |
6.3.1 阻尼参数C的影响 | 第75-78页 |
6.3.2 速度指数α的影响 | 第78-8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7.1 结论 | 第82-83页 |
7.2 展望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附录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