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葵科虫害诱导挥发物对绿盲蝽和棉铃虫的趋性影响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1 虫害诱导挥发物的定义 | 第10页 |
2 虫害诱导挥发物的诱导与特性 | 第10-11页 |
3 虫害诱导挥发物的生物合成 | 第11页 |
4 虫害诱导挥发物的作用 | 第11-13页 |
4.1 HIPVs对有害生物的作用 | 第11-12页 |
4.2 HIPVs对天敌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4.3 HIPVs对邻近植物的作用 | 第13页 |
5 虫害诱导挥发物应用前景 | 第13页 |
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 | 第15-21页 |
引言 | 第15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1 供试植物 | 第15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2.1 挥发物收集 | 第15页 |
1.2.2 挥发物检测 | 第15页 |
1.2.3 挥发物定量 | 第15-17页 |
1.2.4 数据处理 | 第17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1 锦葵科植物挥发物鉴定与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2 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定量 | 第18-19页 |
3 讨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棉花虫害诱导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 | 第21-30页 |
引言 | 第2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21页 |
1.1.1 棉花品种 | 第21页 |
1.1.2 供试虫源 | 第21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2.1 棉花诱导处理 | 第21页 |
1.2.2 挥发物收集 | 第21-22页 |
1.2.3 挥发物分析 | 第2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1 挥发物定量的参数 | 第22页 |
2.2 辽阳多毛棉挥发物定量 | 第22-23页 |
2.3 亚洲棉挥发物定量 | 第23-24页 |
2.4 石远321挥发物定量 | 第24-26页 |
2.5 SGK321挥发物定量 | 第26-28页 |
3 讨论 | 第28-30页 |
3.1 收集方法 | 第28页 |
3.2 定量方式 | 第28页 |
3.3 物质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绿盲蝽和棉铃虫对几种物质的EAG反应 | 第30-33页 |
引言 | 第3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页 |
1.1 供试虫源 | 第30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3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1 绿盲蝽EAG实验 | 第30-31页 |
2.2 棉铃虫EAG实验 | 第31-32页 |
3 讨论 | 第32-33页 |
第五章 绿盲蝽对几种物质的行为反应 | 第33-36页 |
引言 | 第3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1.1 供试虫源 | 第33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5页 |
3 讨论 | 第35-36页 |
第六章 总讨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4-45页 |
附录 | 第45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