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导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身份犯的基本概念界说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刑法中“身份”概述 | 第11-14页 |
一、刑法中“身份”的定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身份的分类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身份犯的概念及分类 | 第14-16页 |
一、身份犯的概念解读 | 第14-15页 |
二、身份犯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身份犯的本质 | 第16-21页 |
一、学界观点聚焦 | 第16-18页 |
二、身份犯本质的辨析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身份犯共同犯罪认定的原理 | 第21-34页 |
第一节 共同犯罪中共犯与正犯的基本原理 | 第21-28页 |
一、共犯与正犯的区分 | 第21-24页 |
二、共犯与正犯的关系 | 第24-27页 |
三、共犯的处罚根据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身份犯共犯认定的规则 | 第28-31页 |
一、我国身份犯共犯认定规则的评析 | 第29-30页 |
二、大陆法系地区身份犯共犯认定规则的归纳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“违法连带”和“责任个别”规则的评析 | 第31-34页 |
一、“违法连带”规则的评析 | 第31-32页 |
二、“责任个别”规则的评析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身份犯共同犯罪的认定 | 第34-44页 |
第一节 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认定 | 第34-38页 |
一、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行纯正身份犯犯罪的认定 | 第34-37页 |
二、无身份者教唆、帮助有身份者实行纯正身份犯犯罪的认定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不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认定 | 第38-41页 |
一、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行不纯正身份犯犯罪的认定 | 第39-40页 |
二、无身份者教唆、帮助有身份者实行不纯正身份犯犯罪的认定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不同身份者共同实行身份犯犯罪的认定 | 第41-44页 |
一、我国刑法认定原则的评析 | 第41-42页 |
二、身份犯竞合的定罪进路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后记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