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9-15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二、相关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2-15页 |
第一章 中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规制的现状分析 | 第15-25页 |
第一节 中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规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| 第15-18页 |
一、我国金融上市国企高管薪酬规制的历史沿革 | 第15-16页 |
二、我国央企限薪令的制度性解释 | 第16页 |
三、我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的现状分析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中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畸高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一、自我定薪的问题 | 第18页 |
二、国企高管的隐性福利问题严重 | 第18页 |
三、金融国企薪酬与绩效考核不完善 | 第18-19页 |
四、金融国企薪酬组成单一,激励作用缺乏 | 第19页 |
第三节 中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畸高形成的机理 | 第19-21页 |
一、出资人的“虚置” | 第19-20页 |
二、高管“政治与企业”的双重身份 | 第20页 |
三、经理人权力的“无限膨胀” | 第20-21页 |
第四节 法律规制中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的正当性分析 | 第21-23页 |
一、市场化定价失灵 | 第21-23页 |
二、法律应当优先于行政手段 | 第23页 |
第五节 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问题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一、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3页 |
二、公平契约理论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我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安排 | 第25-31页 |
第一节 我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事前安排 | 第25-28页 |
一、制定主体与制定程序 | 第25-26页 |
二、制定标准与制定依据 | 第26-27页 |
三、信息披露制度安排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我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事后安排 | 第28-29页 |
一、股东派生诉讼的行使及司法审查的标准 | 第28-29页 |
二、证券瑕疵披露责任 | 第29页 |
第三节 上市金融国企与非上市金融国企薪酬安排的区别 | 第29-31页 |
一、非上市金融国企国资委的决策更加具有行政色彩 | 第29-30页 |
二、非上市金融国有企业制定薪酬的依据单一 | 第30页 |
三、上市金融国企高管存在“零元薪酬”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英美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安排及对我国的借鉴 | 第31-36页 |
第一节 英美企业高管薪酬相关制度 | 第31-34页 |
一、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1-32页 |
二、税收调节 | 第32-33页 |
三、薪酬委员会及股东话语权投票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英美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规制对我国的借鉴 | 第34-36页 |
一、调节薪酬结构,强化薪酬激励作用 | 第34-35页 |
二、加强监管作用,推进薪酬制定程序与内容透明化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中国国企高管薪酬多角度解密 | 第36-41页 |
第一节 上市金融国企高管的博弈 | 第36-38页 |
一、董事会与高管的博弈:“俘获与讨好” | 第36-37页 |
二、国企高管秘密薪酬与期权行使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不同角色下对高管薪酬问题的思考 | 第38-41页 |
一、如何权衡“官员”与“商人”薪酬的巨大差距? | 第38-39页 |
二、如何解决公共部门薪酬改革下人才的外流?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中国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设计与建议 | 第41-48页 |
第一节 完善高管薪酬制定的事先程序和披露工作 | 第41-45页 |
一、保证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 | 第41-42页 |
二、完善出资人代表薪酬审查制度 | 第42-43页 |
三、健全信息披露程序与内容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确立上市金融国企高管薪酬制定不合理的事后救济措施 | 第45-48页 |
一、建立国企高管薪酬追回制度 | 第45-46页 |
二、推进出资人代表派生诉讼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