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粒状污染物论文

2004-2013年新疆PM10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PM_(10)浓度特征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PM_(10)和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PM_(10)和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第15-16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图第17-18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资料第18-22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地理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20页
    2.2 研究资料第20-22页
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3.1 PM_(10)的换算方法第22页
    3.2 干消光系数和干能见度的算法第22-23页
    3.3 相关分析法第23页
    3.4 空气质量分级第23-24页
第四章 PM_(10)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第24-29页
    4.1 PM_(10)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PM_(10)浓度年均值空间变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PM_(10)浓度季节空间变化第25-26页
    4.2 PM_(10)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PM_(10)浓度年际变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M_(10)浓度月变化第27-2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五章 PM_(10)浓度特征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第29-40页
    5.1 全部天气和晴空条件下新疆PM_(10)浓度的变化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PM_(10)浓度空间变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PM_(10)浓度年际变化第29-30页
    5.2 新疆PM_(10)浓度特征与能见度的关系第30-32页
    5.3 新疆PM_(10)浓度特征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新疆PM_(10)浓度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新疆PM_(10)浓度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关系探讨第33-3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0-42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40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40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7页
个人简历第47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硫酸盐还原菌还原分解硫酸盐矿物的机制及环境意义
下一篇: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碳排放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