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4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| 第12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 | 第14-24页 |
2.1 理论来源 | 第14-20页 |
2.1.1 生态学的发展 | 第15-17页 |
2.1.2 西方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是其重要理论来源 | 第17-20页 |
2.2 时代背景 | 第20-24页 |
2.2.1 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| 第20-21页 |
2.2.2 生态运动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汉斯·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24-38页 |
3.1 自然生态固有价值论 | 第24-28页 |
3.1.1 自然的客观存在性 | 第24-27页 |
3.1.2 自然的可利用性 | 第27-28页 |
3.2 技术与生态的相互作用 | 第28-33页 |
3.2.1 技术是桥梁 | 第28-30页 |
3.2.2 技术的两面性 | 第30-33页 |
3.3 人的社会性..建立人际相互理解的新基础 | 第33-35页 |
3.3.1 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| 第33-34页 |
3.3.2 “理解之路”——建立人际相互的理解 | 第34-35页 |
3.4 自然、技术、社会与人的生态关系 | 第35-38页 |
3.4.1 自然、技术与人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3.4.2 自然、技术与人的和谐发展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汉斯·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的评价与现实启示 | 第38-46页 |
4.1 汉斯·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的积极意义 | 第38-41页 |
4.2 汉斯·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| 第41-42页 |
4.3 汉斯·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的现实启示 | 第42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