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2-20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4-20页 |
1.3.3 研究述评 | 第20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21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21-23页 |
1.5.1 创新之处 | 第21-22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23页 |
2.1.1 农村居民 | 第23页 |
2.1.2 网络购物意愿 | 第23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2.2.1 消费者行为 | 第23-24页 |
2.2.2 理性行为理论 | 第24页 |
2.2.3 技术接受模型(TAM) | 第24-25页 |
2.2.4 电子商务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农村居民网络购物的发展概述 | 第27-33页 |
3.1 网络购物进村 | 第27-30页 |
3.1.1 农村居民网络购物意愿上升的动因 | 第27-29页 |
3.1.2 我国农村居民网络购物的奋起 | 第29-30页 |
3.2 湖南省农村居民网络购物的发展之路 | 第30-33页 |
3.2.1 湖南省农村居民网络购物的现状 | 第30-31页 |
3.2.2 湖南省农村居民网络购物意愿的发展趋势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农村居民网络购物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| 第33-40页 |
4.1 研究假设 | 第33-37页 |
4.1.1 人口统计因素 | 第33-34页 |
4.1.2 网络使用情况 | 第34页 |
4.1.3 感知易用性 | 第34-35页 |
4.1.4 感知有用性 | 第35页 |
4.1.5 感知风险 | 第35页 |
4.1.6 物流配送 | 第35-36页 |
4.1.7 消费化境 | 第36页 |
4.1.8 网络购物态度 | 第36-37页 |
4.2 模型构建 | 第37页 |
4.3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| 第37-40页 |
4.3.1 变量的定义 | 第37-38页 |
4.3.2 变量的测量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农村居民网络购物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0-60页 |
5.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| 第40-42页 |
5.1.1 问卷设计 | 第40页 |
5.1.2 数据收集 | 第40-41页 |
5.1.3 问卷样本的分布 | 第41-42页 |
5.2 实证分析 | 第42-58页 |
5.2.1 信度分析 | 第42-44页 |
5.2.2 效度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2.3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2.4 相关性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2.5 回归分析 | 第50-57页 |
5.2.6 网购行为偏好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0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0-61页 |
6.2 建议 | 第61-64页 |
6.2.1 开展网络信息相关培训,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参与网购 | 第61页 |
6.2.2 大力降低网购风险,确保网购安全可靠 | 第61-62页 |
6.2.3 加快农村快递网点布局,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| 第62页 |
6.2.4 定位农村消费群体,尽量满足农村居民需求 | 第62页 |
6.2.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