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2-17页 |
2.1 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12-13页 |
2.1.1 实验仪器 | 第12页 |
2.1.2 试剂 | 第12-1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3-16页 |
2.2.1 研究对象 | 第13页 |
2.2.2 纳入标准 | 第13-14页 |
2.2.3 排除标准 | 第14页 |
2.2.4 问卷调查全身健康状况 | 第14页 |
2.2.5 牙周临床检查 | 第14-15页 |
2.2.6 标本采集 | 第15页 |
2.2.7 IL-17与E2的检测 | 第15-16页 |
2.3 统计学分析 | 第16页 |
2.4 质量控制与偏倚的防止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17-21页 |
3.1 受试者的一般资料 | 第17页 |
3.2 研究对象的牙周临床指标检查结果 | 第17-18页 |
3.3 绝经后妇女慢性牙周炎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-17的浓度的比较 | 第18-19页 |
3.4 血清中IL-17与牙周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19页 |
3.5 慢性牙周炎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E2的浓度的比较 | 第19-20页 |
3.6 慢性牙周炎患者E2+组与E2-组的牙周临床指标和血清IL-17浓度的比较 | 第20-21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1-28页 |
4.1 IL-17生物学特性,IL-17在牙周炎患者中存在,与患病程度相关性 | 第21-24页 |
4.2 绝经后妇女血清E2水平与牙周炎的关系 | 第24-26页 |
4.3 绝经后牙周炎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与IL-17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28-29页 |
致谢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附图 | 第33-3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5-36页 |
综述 | 第36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