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森林生态学论文

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成熟龄的确定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 绪论第7-12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7-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碳储量估计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碳储量估计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碳储量估计发展趋势第9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意义及存在不足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存在不足第10-11页
    1.4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2 研究地区概况与数据收集整理第12-17页
    2.1 研究地区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与地势条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气候与水系统概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土壤条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资源概况势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森林资源情况第13页
    2.2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黑龙江重点生态公益林监测数据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内业及外业调查数据第13-14页
    2.3 模型的拟合、检验与评价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模型的选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参数的估计及统计推断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模型的评价与检验第15-1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6-17页
3 落叶松碳储量估计的确定第17-28页
    3.1 单木碳储量模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木碳储量的计算与分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基础模型选取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落叶松单木相容性碳储量估计模型的建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异方差消除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落单木相容性碳储量模型的检验结果第18-20页
    3.2 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碳储量模型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地位级指数的确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碳储量的确定第22-27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4 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成熟龄的确定第28-33页
    4.1 平均与连年碳累积量的确定方法第28页
    4.2 确定碳储量成熟龄的方法第28页
    4.3 碳储量成熟龄的确定第28-33页
结论第33-34页
参考文献第34-38页
附录第38-3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9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长抑制因子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
下一篇:寡养单胞杆菌产磁性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及其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