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4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6-18页 |
2 变电站及其自动化系统 | 第18-26页 |
2.1 变电站主要设备与装置 | 第18-21页 |
2.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| 第21-25页 |
2.2.1 变电站自动化概述 | 第21页 |
2.2.2 变电站监控内容 | 第21-22页 |
2.2.3 变电站的系统体系结构 | 第22-23页 |
2.2.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 | 第23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变电站智能网关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6-34页 |
3.1 智能网关通信网络 | 第26-29页 |
3.1.1 无线传感器网络 | 第26-28页 |
3.1.2 WiFi网络 | 第28-29页 |
3.1.3 以太网 | 第29页 |
3.2 智能网关通信网络异构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3 异构融合智能网关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4 变电站智能网关的设计及实现 | 第31-3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智能网关的硬件设计 | 第34-48页 |
4.1 智能网关的硬件总体架构 | 第34-35页 |
4.2 智能网关硬件平台模块设计 | 第35页 |
4.3 智能网关主控电路设计 | 第35-40页 |
4.3.1 微控制器STM32F103VET | 第35-37页 |
4.3.2 电源电路 | 第37-38页 |
4.3.3 时钟电路 | 第38-39页 |
4.3.4 复位电路 | 第39-40页 |
4.3.5 JTAG调试电路 | 第40页 |
4.4 智能网关ZigBee节点电路设计 | 第40-44页 |
4.4.1 CC2530处理器电路 | 第41-42页 |
4.4.2 射频电路 | 第42-43页 |
4.4.3 采集节点电路 | 第43-44页 |
4.5 智能网关以太网模块电路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6 智能网关WiFi模块电路设计 | 第45-47页 |
4.6.1 CC3000处理器电路 | 第46页 |
4.6.2 CC3000的特性与优势 | 第46-47页 |
4.7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| 第47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智能网关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| 第48-62页 |
5.1 智能网关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 | 第48-51页 |
5.1.1 智能网关软件架构 | 第48-49页 |
5.1.2 μC/OS-II操作系统 | 第49页 |
5.1.3 μC/OS-II操作系统移植 | 第49-51页 |
5.2 智能网关程序设计 | 第51-52页 |
5.3 智能网关统一数据格式设计 | 第52页 |
5.4 以太网模块软件设计 | 第52-55页 |
5.4.1 TCP/IP协议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4.2 以太网模块通信程序设计 | 第54-55页 |
5.5 ZigBee模块软件设计 | 第55-60页 |
5.5.1 ZigBee协议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5.2 协调器节点程序设计 | 第57-59页 |
5.5.3 ZigBee协议与TCP/IP协议转换 | 第59-60页 |
5.6 WiFi模块软件设计 | 第60-61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6 智能网关在变电站监控应用功能测试 | 第62-70页 |
6.1 系统测试平台搭建 | 第62-63页 |
6.2 智能网关应用在变电站监控中 | 第63-64页 |
6.3 智能网关功能测试 | 第64-67页 |
6.3.1 ZigBee网络与以太网融合测试 | 第65-6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7-70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7.1 总结 | 第70页 |
7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