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3-3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1.2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第1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界定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研究现状评述第29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内容及结构框架第30-33页
    1.4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第33-35页
第2章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理论基础第35-51页
    2.1 “正统”经济一体化理论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理论——产品市场一体化理论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共同市场和大市场理论——向要素市场的扩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政策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相关研究第43-44页
    2.2 基于经济增长和发展视角的相关理论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“中心—外围”与“支配—依附”思想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希斯曼-缪尔达尔模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理论评价及其现实启示第47-49页
    2.3 强调区位与空间的经济一体化理论第49-51页
第3章 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与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第51-69页
    3.1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提出与空间影响第52-55页
    3.2 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分析第55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粤港澳经济合作发展面临的内部挑战第60-63页
    3.3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粤港澳面临的挑战第63-64页
    3.4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粤港澳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借助联席会议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,开展制度创新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借助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继续发挥香港澳门的国际优势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面向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,与其他地区开展错位竞争第67-69页
第4章 大珠三角城市群等级体系与一体化第69-85页
    4.1 大珠三角地区城市群概况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人口与土地概况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交通基础设施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相关制度法规第73-74页
    4.2 大珠三角地区城市等级体系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城市中心性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大珠三角地区城市中心性等级体系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城市辐射范围估计第76-78页
    4.3 大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程度分析第78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大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面临的障碍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大珠三角城市边界效应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证分析第83-85页
第5章 粤港澳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第85-103页
    5.1 粤港澳产业发展演变历程第85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改革开放初期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区分工进一步加强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二十一世纪初外向型制造业的兴起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第90-91页
    5.2 粤港澳区域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化第91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粤港澳区域产业集聚程度分析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粤港澳地区专业化程度分析第93-96页
    5.3 粤港澳产业发展政策和未来发展规划第96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粤港澳产业发展政策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第98-103页
第6章 粤港澳地区金融合作与金融一体化第103-119页
    6.1 粤港澳区域金融合作发展历程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“前店后厂”模式下的融资合作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金融产业内部合作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共建金融中心圈第105-107页
    6.2 金融产业分布与集聚程度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粤港澳地区金融产业分布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粤港澳金融集聚度分析第111-114页
    6.3 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第114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金融一体化与利率平价理论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构建实证模型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实证结果分析第117-119页
第7章 粤港澳核心区与外围地区第119-141页
    7.1 广东省主要概况第119-123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自然地理条件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经济发展水平第120-123页
    7.2 广东省各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第123-12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传统差异指标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特定方向差异指数第126-128页
    7.3 粤港澳地区中心—外围模式实证分析第128-141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中心—外围理论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珠三角制造业辐射范围分析第130-13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珠三角服务业辐射范围分析第135-13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4 政策选择与福利分析第138-141页
第8章 对策与建议第141-149页
    8.1 以经济一体化为目标,全面深化各领域合作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破除利益偏见,积极开展一体化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消除歧视和不合理的管制制度第143页
    8.2 以大湾区建设为起点,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第143-145页
    8.3 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下构建高效的协调机制第145-149页
        8.3.1 粤港澳与中央政府的宏观协调机制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   8.3.2 以粤港澳地方政府为核心的中观落实机制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   8.3.3 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的配套机制第147-149页
参考文献第149-161页
作者简介第161-16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3-165页
致谢第165页

论文共1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约束下的优化配置研究
下一篇:复杂系统框架下的企业信用风险预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