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呼兰河传》的朝(韩)语译介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1页 |
| ·萧红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| ·国内朝语萧红研究 | 第10-15页 |
| ·韩国的萧红研究 | 第15-20页 |
| ·研究目的、意义及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《呼兰河传》创作、译介的社会文化语境 | 第21-28页 |
| ·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语境 | 第21-22页 |
| ·小说译介的社会文化语境 | 第22-28页 |
| 第三章 《呼兰河传》译本的语言学视角分析 | 第28-38页 |
| ·成语译介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·体词译介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谓词译介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象声词译介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第四章 《呼兰河传》译本中文化意象的译介分析 | 第38-53页 |
| ·文化名词的译介分析 | 第39-48页 |
| ·东北方言译介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熟语译介分析 | 第49-52页 |
| ·古诗译介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第五章 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| 第53-67页 |
| ·译本形式结构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语句误译分析 | 第55-63页 |
| ·漏译现象分析 | 第63-67页 |
| 结语 | 第67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71-72页 |
| 附录B | 第72-74页 |
| 附录C | 第74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