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4 试验工作开展情况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试验区概况 | 第17-25页 |
2.1 区域自然概况 | 第17-19页 |
2.2 试验区自然概况 | 第19-25页 |
第3章 田间持水量对比试验 | 第25-74页 |
3.1 试验目标与试验要求 | 第25页 |
3.1.1 试验目标 | 第25页 |
3.1.2 试验要求 | 第25页 |
3.2 试验原理与试验过程 | 第25-44页 |
3.2.1 围框淹灌法 | 第25-31页 |
3.2.2 砂箱法 | 第31-42页 |
3.2.3 环刀法(农业方法) | 第42-44页 |
3.3 围框淹灌法测定田间持水量结果与分析 | 第44-54页 |
3.3.1 围框淹灌法测定同一土壤类型成果分析比较 | 第45-53页 |
3.3.2 围框淹灌法测定不同土壤类型成果分析比较 | 第53-54页 |
3.4 砂箱法测定田间持水量结果与分析 | 第54-63页 |
3.4.1 砂箱法测定同一土壤类型成果分析比较 | 第54-62页 |
3.4.2 砂箱法测定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比较 | 第62-63页 |
3.5 环刀法(农业方法)测定田间持水量结果与分析 | 第63-74页 |
3.5.1 环刀法测定同一土壤类型成果分析比较 | 第64-72页 |
3.5.2 环刀法测定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比较 | 第72-74页 |
第4章 田间持水量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| 第74-98页 |
4.1 不同类型田间持水量的垂向变化 | 第74-81页 |
4.1.1 围框淹灌法测定田间持水量的垂向变化 | 第75-77页 |
4.1.2 砂箱法测定田间持水量的垂向变化 | 第77-79页 |
4.1.3 环刀法测定田间持水量的垂向变化 | 第79-81页 |
4.2 同一测定方法测定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的对比分析 | 第81-89页 |
4.2.1 围框淹灌法测定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的比较分析 | 第81-84页 |
4.2.2 砂箱法测定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的比较分析 | 第84-86页 |
4.2.3 环刀法测定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的比较分析 | 第86-89页 |
4.3 不同测定方法测定同一类型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对比分析 | 第89-94页 |
4.3.1 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砂土站田间持水量的对比分析 | 第89-90页 |
4.3.2 不同测定方法测定壤土站田间持水量的对比分析 | 第90-92页 |
4.3.3 不同测定方法测定黏土站田间持水量的对比分析 | 第92-94页 |
4.4 测定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的关键要素分析 | 第94-98页 |
4.4.1 退水时长和田间持水量出现时间节点分析 | 第94-96页 |
4.4.2 测定田间持水量关键要素的确定 | 第96-97页 |
4.4.3 成果合理性分析 | 第97-98页 |
第5章 结论及建议 | 第98-100页 |
5.1 结论 | 第98-99页 |
5.2 建议 | 第99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4页 |
作者简介及主要成果 | 第104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