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苯并(a)芘 | 第9-11页 |
1.1.1 苯并(a)芘的定义及来源 | 第9-10页 |
1.1.2 苯并(a)芘在水体中的污染现状 | 第10页 |
1.1.3 苯并(a)芘对生物的主要影响 | 第10-11页 |
1.2 指示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| 第11-13页 |
1.2.1 生物标志物的定义与应用 | 第11页 |
1.2.2 常用的水生动物生物标志物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、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页 |
1.3.2 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3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苯并(a)芘对鲤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| 第15-18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15-16页 |
2.2.1 实验用鱼 | 第15页 |
2.2.2 实验药物 | 第15页 |
2.2.3 实验用鲤鱼养殖系统 | 第15-16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16页 |
2.3.1 预实验 | 第16页 |
2.3.2 急性毒性实验 | 第16页 |
2.3.4 数据处理 | 第16页 |
2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4.1 鲤鱼的中毒症状 | 第16页 |
2.4.2 苯并(a)芘对鲤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苯并(a)芘对鲤鱼体内主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| 第18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18页 |
3.2 实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3.2.1 实验用鱼 | 第18页 |
3.2.2 实验药物 | 第18页 |
3.2.3 实验所需药品 | 第18-19页 |
3.2.4 实验仪器 | 第19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19-24页 |
3.3.1 苯并(a)芘对鲤鱼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3.3.2 苯并(a)芘对鲤鱼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3.3 苯并(a)芘对鲤鱼不同组织中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 | 第22页 |
3.3.4 苯并(a)芘对鲤鱼不同组织中谷胱甘肽-S-转移酶(GST)活性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3.3.5 苯并(a)芘对鲤鱼肝脏芳烃羟化酶(AHH)活性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3.3.6 苯并(a)芘对鲤鱼肝脏7-乙氧基-3-异吩噁唑酮-脱乙基酶(EROD)活性的影响 | 第24页 |
3.4 数据分析 | 第24页 |
3.5 结果 | 第24-42页 |
3.5.1 苯并(a)芘对鲤鱼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影响 | 第24-29页 |
3.5.2 苯并(a)芘对鲤鱼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的影响 | 第29-33页 |
3.5.3 苯并(a)芘对鲤鱼不同组织中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3.5.4 苯并(a)芘对鲤鱼不同组织中谷胱甘肽-S-转移酶(GST)活性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3.5.5 苯并(a)芘对鲤鱼肝脏中芳烃羟化酶(AHH)活性的影响 | 第41页 |
3.5.6 苯并(a)芘对鲤鱼肝脏中7-乙氧基-3-异吩噁唑酮-脱乙基酶(EROD)活性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6 讨论 | 第42-45页 |
3.6.1 苯并(a)芘对鲤鱼组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6.2 苯并(a)芘对鲤鱼组织代谢酶系统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苯并(a)芘对鲤鱼器官显微结构的影响 | 第45-55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6页 |
4.1.1 实验用鱼 | 第45页 |
4.1.2 实验药品 | 第45-46页 |
4.1.3 实验仪器 | 第46页 |
4.2 试验方法 | 第46-48页 |
4.2.1 设置浓度组 | 第46-47页 |
4.2.2 制备样品 | 第47页 |
4.2.3 制片过程 | 第47页 |
4.2.4 HE染色 | 第47-48页 |
4.2.5 用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| 第48页 |
4.3 结果 | 第48-53页 |
4.3.1 苯并(a)芘对鲤鱼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4.3.2 苯并(a)芘对鲤鱼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4.3.3 苯并(a)芘对鲤鱼性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4 分析与讨论 | 第53-55页 |
第五章 苯并(a)芘对鲤鱼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| 第55-60页 |
5.1 实验材料 | 第55页 |
5.1.1 实验用鱼 | 第55页 |
5.1.2 实验仪器 | 第55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55页 |
5.2.1 实验浓度的设定 | 第55页 |
5.2.2 取样 | 第55页 |
5.2.3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| 第55页 |
5.3 实验结果 | 第55-59页 |
5.3.1 对照组鲤鱼肝细胞超微结构 | 第55-56页 |
5.3.2 低浓度苯并(a)芘处理组鲤鱼肝细胞超微结构 | 第56页 |
5.3.3 高浓度苯并(a)芘处理组鲤鱼肝细胞超微结构 | 第56-59页 |
5.4 讨论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1页 |
6.1 结论 | 第60页 |
6.2 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