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杂壳体腐蚀机理及防护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2 燃料舱壳体腐蚀防护技术总体设计 | 第17-28页 |
2.1 动力燃料舱 | 第17页 |
2.2 燃料舱腐蚀机理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2.1 燃料舱壳体腐蚀机理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2 燃料舱壳体结构失效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 动力燃料舱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0-27页 |
2.3.1 壳体内部结构优化原理 | 第20-21页 |
2.3.2 动力燃料舱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1-22页 |
2.3.3 动力燃料舱结构的多方案设计 | 第22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动力燃料舱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| 第28-49页 |
3.1 动力燃料舱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28-29页 |
3.2 动力燃料舱结构设计 | 第29-37页 |
3.3 动力燃料舱整体重量变化情况 | 第37-38页 |
3.4 动力燃料舱残水试验的计算 | 第38-41页 |
3.5 燃料舱结构有限元分析 | 第41-48页 |
3.4.1 燃料舱壳体静力学分析 | 第41-44页 |
3.4.2 线团舱后端放线管内部承压静力学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4.3 复杂壳体应力集中问题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4 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| 第49-62页 |
4.1 结构防腐设计 | 第49页 |
4.2 阳极氧化处理技术 | 第49-52页 |
4.2.1 阳极氧化原理 | 第49-50页 |
4.2.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组织结构 | 第50页 |
4.2.3 封孔处理技术 | 第50-51页 |
4.2.4 阳极氧化处理工艺 | 第51-52页 |
4.3 微弧氧化处理技术 | 第52-55页 |
4.3.1 基本原理 | 第52-53页 |
4.3.2 微弧氧化工艺的特征 | 第53-54页 |
4.3.3 微弧氧化工艺 | 第54-55页 |
4.4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1页 |
4.4.1 .外表面变化 | 第55页 |
4.4.2 膜的厚度 | 第55-56页 |
4.4.3 表面粗糙度 | 第56页 |
4.4.4 膜的表面分析 | 第56-58页 |
4.4.5 物相分析 | 第58页 |
4.4.6 绝缘电阻 | 第58-59页 |
4.4.7 击穿电压 | 第59-61页 |
4.4.8 热冲击的试验分析 | 第6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5 腐蚀防护试验验证技术 | 第62-68页 |
5.1 盐雾试验原理和方法 | 第62-63页 |
5.1.1 试验原理 | 第62-63页 |
5.1.2 试验方法 | 第63页 |
5.2 试验装置 | 第63-64页 |
5.3 盐雾腐蚀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4-67页 |
5.3.1 阳极氧化盐雾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3.2 微弧氧化盐雾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5-67页 |
5.4 焊接材料的腐蚀行为 | 第6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