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--人工智能理论论文--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

基于软件流水技术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行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并行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软件流水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深度学习网络中损失函数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-15页
第二章 卷积神经网络及流水线简介第15-21页
    2.1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并行计算简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并行与并行计算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相关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同步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评价指标第17-18页
    2.3 流水线简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重叠方式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流水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三章 基于软件流水的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并行化方法第21-30页
    3.1 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简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个神经元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前向传播算法第22-23页
    3.2 基于软件流水的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算法主要思想及实现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软件流水前向传播算法的主要思想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任务分配算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于循环队列的软件流水前向传播算法实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四章 基于软件流水的卷积神经网络并行化训练方法第30-41页
    4.1 基于软件流水的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软件流水的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主要思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Pipe CNN反向传播中最小任务单元的构建第33-34页
    4.2 基于软件流水的卷积神经网络参数更新方法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并行与模型并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ipe CNN的模型并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Pipe CNN的权值更新第36-38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五章 基于改进Focal Loss损失函数的卷积神经网络第41-49页
    5.1 Focal Loss简介第41-43页
    5.2 基于Sigmoid改进的Focal Loss函数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Focal Loss的优缺点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基于Sigmoid函数改进的Focal Loss函数的主要思想第43-46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于改进的Focal Loss函数在Retinanet网络中的实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改进的Focal Loss函数在分类任务中的实验第47-4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9-51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49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54-55页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55-56页
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众筹平台内部控制研究
下一篇:信托公司风险控制模式研究--基于平安、中信和中融信托的比较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