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居住建筑论文--传统住宅(民居)论文

汉中城固县传统民居研究初探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的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范围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对象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区域内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论文研究基本框架第18-19页
2 城固县的自然、历史及地域文化第19-35页
    2.1 城固县概况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区位及自然环境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城固县历史文化沿革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城固县的文化与社会特征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城固县历史地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城固县历史人物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城固县民俗文化特色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城固县宗教崇拜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多次移民对当地文化及建筑的影响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移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移民对当地建筑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2.4 城固县传统民居概况第32-34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34-35页
3.城固县传统民居整体空间特色第35-45页
    3.1 城固县传统民居的选址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3.2 城固县传统民居的街巷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商业性街道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居住性街道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街道景观处理第39-40页
    3.3 城固县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第40-42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2-45页
4 城固县传统民居基本型制第45-53页
    4.1 合院式民居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四合院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三合院第48-49页
    4.2 天井式民居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前店后宅式民居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坊居式民居第50-51页
    4.3 祠堂第51-52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2-53页
5.城固县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第53-79页
    5.1 城固县传统民居的结构与构造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筑结构体系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屋顶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屋身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台基第59-60页
    5.2 城固县传统民居的细部构件第6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顶饰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门饰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窗饰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影壁第71-73页
    5.3 城固县传统民居的雕刻艺术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木雕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石雕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砖雕第76-78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78-79页
6.城固县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构想第79-89页
    6.1 城固县传统民居保护定位第79页
    6.2 城固县传统民居保护的范围与内容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保护范围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保护内容第80页
    6.3 城固县传统民居的保护构想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保护定位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保护原则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保护层次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保护措施第82-84页
    6.4 城固县传统民居保护价值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历史价值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文化价值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艺术价值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实用价值第85-86页
    6.5 城固县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和压力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环境压力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传统民居的破坏第86-88页
    6.6 小结第88-89页
7 结论第89-91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89页
    7.2 本文研究的不足第89页
    7.3 后续研究的展望第89-91页
致谢第91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5页
图表目录第95-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湿陷性黄土中桩基负摩阻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北方低能耗居住建筑土壤源热泵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