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.菲利普·罗斯及其作品 | 第9-13页 |
(一) 菲利普?罗斯的人生历程 | 第9-11页 |
(二) 西方对菲利普?罗斯著作的关注 | 第11-13页 |
二.菲利普·罗斯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历程 | 第13-24页 |
(一) 译介的时代背景 | 第13-15页 |
(二) 译介的发展变化 | 第15-24页 |
三.菲利普·罗斯著作在中国的评论历程 | 第24-34页 |
(一) 对其作品主题的评论分析 | 第24-28页 |
1.宗教精神身份与世俗身份摩擦 | 第25-26页 |
2.性爱背后的恐惧 | 第26-28页 |
(二) 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评论 | 第28-31页 |
1. 犹太主人公的精神危机 | 第28-30页 |
2. 犹太主人公的现实冲突 | 第30-31页 |
(三) 对其作品写作技巧的评论分析 | 第31-34页 |
1. 模仿说 | 第31页 |
2. 新现实主义 | 第31-32页 |
3. 碎片化技巧 | 第32-34页 |
四.菲利普·罗斯翻译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菲利普·罗斯的小说年表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后记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