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河长制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2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(三)理论基础 | 第8-9页 |
1.水资源保护理论 | 第9页 |
2.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理论 | 第9页 |
(四)研究思路 | 第9-10页 |
(五)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文献研究法 | 第10页 |
2.比较分析法 | 第10页 |
3.实地调查法 | 第10-12页 |
一、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| 第12-16页 |
(一)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1.流域水资源总量贫乏 | 第12页 |
2.水量分布地区差异大 | 第12-13页 |
3.流域水资源含沙量大 | 第13页 |
(二)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 | 第13-16页 |
1.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3页 |
2.流域社会建设 | 第13-14页 |
3.经济发展特性 | 第14-16页 |
二、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| 第16-21页 |
(一)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责任主体 | 第16页 |
2.黄河流域水资源水质变化分析 | 第16-17页 |
3.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发展 | 第17-19页 |
(二)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不足 | 第19-21页 |
1.涉水部门权责交叉重叠 | 第19页 |
2.管理体系执行仍有不足 | 第19-20页 |
3.监管执法有待规范提升 | 第20-21页 |
三、河长制的实践意义及成效 | 第21-30页 |
(一)河长制提出的背景及经过 | 第21-22页 |
1.提出的背景 | 第21-22页 |
2.提出的经过 | 第22页 |
(二)河长制的实践案例和时政影响 | 第22-25页 |
1.河长制在不同省份的实践案例 | 第22-24页 |
2.河长制的实践意义和时政影响 | 第24-25页 |
(三)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中的实践成效 | 第25-30页 |
1.明确主体整合治水力量 | 第25-26页 |
2.细化任务压实各级责任 | 第26-27页 |
3.一河一策立足实际问题 | 第27-28页 |
4.公众参与拓宽监督渠道 | 第28-29页 |
5.严格问责保障工作实效 | 第29-30页 |
四、河长制下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| 第30-35页 |
(一)制度建设不完善,难以发挥长效作用 | 第30-31页 |
(二)流域统筹性不足,区域规划存在脱节 | 第31-32页 |
(三)资金投入未保障,各地存在治理差异 | 第32页 |
(四)社会治理不成熟,市场参与机制薄弱 | 第32-33页 |
(五)问责机制不健全,考核程序缺乏规范 | 第33-35页 |
五、基于河长制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建议 | 第35-42页 |
(一)强化流域管理协调作用 | 第35-36页 |
(二)健全法制确保依法治河 | 第36-37页 |
(三)完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 | 第37-38页 |
(四)健全公众参与监管体系 | 第38-4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