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手工艺品到非物质文化遗产--“西湖绸伞”的历史与保护研究
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2页 |
| 2 西湖绸伞的历史演变及分析 | 第12-24页 |
| 2.1 西湖绸伞的历史演变 | 第12-19页 |
| 2.1.1 西湖绸伞的创制 | 第12-14页 |
| 2.1.2 西湖绸伞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2.1.3 西湖绸伞的衰落 | 第16-19页 |
| 2.2 影响西湖绸伞兴衰因素的分析 | 第19-24页 |
| 3 西湖绸伞的传承与保护 | 第24-44页 |
| 3.1 生产性保护 | 第25-31页 |
| 3.1.1 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| 第25-26页 |
| 3.1.2 西湖绸伞的商品化 | 第26-29页 |
| 3.1.3 问题 | 第29-31页 |
| 3.2 博物馆的传承与保护 | 第31-38页 |
| 3.2.1 “有形”保护 | 第32-33页 |
| 3.2.2 社会宣教活动 | 第33-35页 |
| 3.2.3 “活态”保护 | 第35-38页 |
| 3.3 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 | 第38-42页 |
| 3.3.1 非遗传承人的传承 | 第38-40页 |
| 3.3.2 非遗传承人的创新 | 第40-41页 |
| 3.3.3 问题 | 第41-42页 |
| 3.4 关于西湖绸伞的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| 第42-44页 |
| 4 结论 | 第44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| 附录1 | 第51-52页 |
| 附录2 | 第52-62页 |
| 附录3 | 第62-69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