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轧工作辊失效原因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.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轧辊的介绍及分类 | 第9页 |
1.2 热带轧机及轧辊介绍 | 第9-12页 |
1.3 热轧轧辊的典型失效形式 | 第12-14页 |
1.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2.辊的常用检测方法 | 第15-26页 |
2.1 硬度检测 | 第15-18页 |
2.1.1 肖氏硬度 | 第15-16页 |
2.1.2 里氏硬度 | 第16-17页 |
2.1.3 硬度转换的一些误区 | 第17-18页 |
2.2 超声波探伤 | 第18-21页 |
2.3 涡流探伤 | 第21-22页 |
2.4 着色探伤 | 第22-24页 |
2.5 磁粉探伤 | 第2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3.剥落 | 第26-38页 |
3.1 线性剥落 | 第26-30页 |
3.1.1 线性剥落案例 | 第26-27页 |
3.1.2 现场检测 | 第27-29页 |
3.1.3 原因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1.4 预防及改进措施 | 第30页 |
3.2 外层/芯部剥落 | 第30-32页 |
3.2.1 外层/芯部剥落案例 | 第31-32页 |
3.2.2 现场检测 | 第32页 |
3.2.3 技术原因分析 | 第32页 |
3.2.4 预防及改进措施 | 第32页 |
3.3 掉肩 | 第32-36页 |
3.3.1 错误辊型造成的掉肩 | 第33-34页 |
3.3.2 在机磨损过大造成的掉肩 | 第34-35页 |
3.3.3 掉肩原因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4 预防及改进措施 | 第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4.轧辊断裂 | 第38-48页 |
4.1 辊身断裂 | 第38-41页 |
4.1.1 辊身断裂案例 | 第38页 |
4.1.2 现场观察及检测 | 第38页 |
4.1.3 断裂原因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1.4 预防措施 | 第40-41页 |
4.2 辊颈根部冲击断裂 | 第41-42页 |
4.2.1 辊颈根部冲击断裂案例 | 第41页 |
4.2.2 现场观察及检测 | 第41-42页 |
4.2.3 断裂原因分析 | 第42页 |
4.2.4 预防措施 | 第42页 |
4.3 辊颈根部疲劳断裂 | 第42-45页 |
4.3.1 轧辊根部疲劳断裂案例 | 第42页 |
4.3.2 现场检测 | 第42-43页 |
4.3.3 断裂原因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.4 预防措施 | 第44-45页 |
4.4 辊颈扭断 | 第45-47页 |
4.4.1 辊颈扭断案例 | 第46页 |
4.4.2 现场检测 | 第46页 |
4.4.3 断裂原因分析 | 第46页 |
4.4.4 预防措施 | 第46-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.辊面失效 | 第48-56页 |
5.1 气孔和疏松 | 第48-49页 |
5.2 夹杂和夹渣 | 第49-51页 |
5.3 硬点或软点 | 第51-52页 |
5.4 辊面热裂纹 | 第52-55页 |
5.4.1 卡钢裂纹 | 第53-54页 |
5.4.2 阶梯状裂纹 | 第54-55页 |
5.5 本章小节 | 第55-56页 |
6.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