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动力锂电池SOC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SOC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| 第11-12页 |
1.2.3 SOC估计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2 动力锂离子电池模型 | 第15-23页 |
2.1 动力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| 第15-16页 |
2.2 锂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 | 第16-19页 |
2.2.1 常见的等效电路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2.2 本文选用的电池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3 电池模型参数辨识实验 | 第19-21页 |
2.3.1 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与SOC标定实验 | 第19-20页 |
2.3.2 锂电池的内阻参数辨识实验 | 第20-21页 |
2.4 电池模型参数验证 | 第21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SOC估计 | 第23-33页 |
3.1 卡尔曼滤波原理 | 第23-30页 |
3.1.1 线性卡尔曼滤波 | 第23-25页 |
3.1.2 扩展卡尔曼滤波原理 | 第25-27页 |
3.1.3 无迹卡尔曼滤波 | 第27-30页 |
3.2 锂电池SOC估计仿真实现 | 第30-32页 |
3.2.1 SOC估计的无迹卡尔曼滤波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2.2 SOC估计实验与仿真 | 第31-3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整体硬件平台搭建 | 第33-42页 |
4.1 硬件方案的实现 | 第33-34页 |
4.2 控制器STM32F103以及电源系统电路设计 | 第34-36页 |
4.2.1 STM32F103控制器最小系统 | 第34-35页 |
4.2.2 系统的供电 | 第35-36页 |
4.3 系统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| 第36-39页 |
4.3.1 单体电池电压测量 | 第36-37页 |
4.3.2 电池组充电电流采集 | 第37-38页 |
4.3.3 电池组温度采集 | 第38-39页 |
4.4 CAN通讯模块 | 第39页 |
4.5 保护功能模块 | 第39-40页 |
4.6 其它外围模块 | 第40-41页 |
4.6.1 实时时钟模块 | 第40页 |
4.6.2 EEPROM存储单元 | 第40-41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5 系统软件实现以及结果分析 | 第42-52页 |
5.1 ARM IAR软件开发环境 | 第42-43页 |
5.2 STM32F103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3-46页 |
5.2.1 电压测量模块软件设计 | 第43-44页 |
5.2.2 电流测量模块软件设计 | 第44-45页 |
5.2.3 温度测量模块软件设计 | 第45-46页 |
5.3 SOC算法模块软件设计 | 第46-48页 |
5.4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8-51页 |
5.4.1 采集数据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4.2 SOC估算结果 | 第50-5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6.1 总结 | 第52页 |
6.2 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