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页 |
1.3.1 月嫂 | 第12页 |
1.3.2 护理、服务质量 | 第12页 |
1.3.3 评价、指标、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2页 |
1.4 理论框架 | 第12-14页 |
1.5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6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2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5-21页 |
2.1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2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15页 |
2.2.2 理论分析法 | 第15页 |
2.2.3 半结构式访谈法 | 第15-16页 |
2.2.4 德尔斐法 | 第16-17页 |
2.2.5 统计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3 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.4 质量控制 | 第19-21页 |
3 结果 | 第21-37页 |
3.1 月嫂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的结果 | 第21-23页 |
3.1.1 指标构建原则 | 第21页 |
3.1.2 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的过程 | 第21-23页 |
3.1.3 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的结果 | 第23页 |
3.2 基于德尔斐法的月嫂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结果 | 第23-37页 |
3.2.1 函询专家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3.2.2 专家函询操作方法 | 第24页 |
3.2.3 专家函询过程及结果 | 第24-31页 |
3.2.4 咨询专家可靠性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2.5 月嫂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| 第34页 |
3.2.6 月嫂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最终形成 | 第34-37页 |
4 讨论 | 第37-46页 |
4.1 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2 研究的科学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2.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| 第38页 |
4.2.2 专家评估的可靠性 | 第38-39页 |
4.3 对月嫂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分析和探讨 | 第39-45页 |
4.3.1 一级评价指标的分析 | 第39页 |
4.3.2 二级评价指标的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3.3 三级评价指标的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3.4 评价指标量化及月嫂等级评定的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4 研究不足和展望 | 第45-46页 |
5 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3页 |
综述 | 第53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附录 | 第58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