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机论文--交流电机论文--同步电机论文

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伺服系统概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伺服系统的发展史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数字伺服驱动系统概述第11页
    1.3 数字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4 数字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传统控制策略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现代控制策略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智能控制策略第14-15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-17页
第二章 PMSM 矢量控制原理第17-3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7页
    2.2 PMSM 数学模型第17-19页
    2.3 矢量控制原理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坐标变换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矢量控制策略第22-25页
    2.4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(SVPWM)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SVPWM 概述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SVPWM 的工作原理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SVPWM 的特点第29页
    2.5 电流环控制策略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电流环控制策略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电流环控制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 电流环控制器的设计第33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电流环 PI 控制器设计第33-35页
    3.3 电流环状态空间控制器设计第35-37页
    3.4 两种电流环控制器的仿真与比较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仿真工具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参数整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 PMSM 伺服系统建模与仿真第44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4.2 位置环 P 控制器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4.3 系统建模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速度和位置控制器模块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坐标变换模块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SVPWM 产生模块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逆变器模块、电机模块以及检测模块第50-52页
    4.4 系统仿真结果与讨论第52-5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PMSM 伺服驱动器实现第55-7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5页
    5.2 系统硬件设计第5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TMS320F28035 DSP 芯片概述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控制电路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功率电路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信号检测电路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过电流保护电路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逆变电路第65-66页
    5.3 系统软件设计第66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主程序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伺服控制程序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主要功能模块第70-74页
    5.4 系统实验第74-7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结论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附件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功率因数准谐振LED驱动电源设计
下一篇: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