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谐波电流产生原因及其危害 | 第10页 |
·谐波标准 | 第10页 |
·谐波抑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大容量、数字化发展趋势 | 第11-17页 |
·APF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大容量APF的主电路与拓扑 | 第13-16页 |
·APF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大功率并联混合注入式有源电力滤波器 | 第19-27页 |
·常见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| 第19-20页 |
·大功率并联混合注入式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 | 第20-22页 |
·主电路子系统的参数设计 | 第22-27页 |
·无源部分的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有源部分的设计 | 第23-27页 |
第3章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| 第27-32页 |
·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传统i_p-i_q谐波检测法 | 第27-28页 |
·改进型的i_p-i_q谐波检测法 | 第28-29页 |
·改进型的特定整数次谐波i_p-i_q检测法 | 第29-30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数字低通滤波器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系统控制方法 | 第32-36页 |
·谐波电流跟踪控制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三角波比较PWM电流控制法 | 第32-33页 |
·滞环比较PWM电流控制 | 第33-34页 |
·滞环控制方法的改进—定时控制的滞环瞬时值比较方式 | 第34页 |
·APF直流侧电压控制 | 第34-36页 |
·APF直流侧和交流侧能量关系 | 第34-35页 |
·控制过程分析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仿真实验 | 第36-44页 |
·Matlab仿真软件简介 | 第36页 |
·仿真模块搭建和仿真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系统谐波源仿真 | 第36-37页 |
·APF主电路模型 | 第37页 |
·PWM波形产生模型 | 第37-38页 |
·谐波电流检测环节模块 | 第38-39页 |
·大容量混合型APF仿真分析 | 第39-44页 |
·无源滤波器仿真 | 第40-41页 |
·改进型检测方法下有源滤波的仿真分析 | 第41-44页 |
第6章 基于DSP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| 第44-52页 |
·总体设计 | 第44页 |
·DSP芯片及其工作电路设计 | 第44-47页 |
·电源电路 | 第44-45页 |
·复位电路和电源监视电路 | 第45-46页 |
·内部锁相环(PLL)时钟模块 | 第46-47页 |
·EEPROM | 第47页 |
·串行通信接口 | 第47页 |
·外围信号采集电路 | 第47-50页 |
·电流采样电路 | 第48页 |
·电压过零比较及抬升电路 | 第48-49页 |
·锁相环与倍频电路 | 第49-50页 |
·IGBT智能功率模块IPM的设计 | 第50-52页 |
第7章 基于DSP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算法和软件设计 | 第52-58页 |
·DSP开发软件CCS使用简介 | 第52页 |
·主程序设计流程 | 第52-53页 |
·中断程序设计 | 第53-56页 |
·指令谐波电流的计算 | 第53页 |
·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| 第53-55页 |
·定时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算法设计 | 第55页 |
·离散PID算法 | 第55-56页 |
·定点运算与浮点运算的转换 | 第56-58页 |
第8章 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5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