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海运碳交易机制下船舶减排措施优化研究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图录 | 第13-14页 |
表录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6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5-17页 |
1.2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8-23页 |
1.3.1 船舶技术减排措施研究综述 | 第18-19页 |
1.3.2 船舶运营减排措施研究综述 | 第19-20页 |
1.3.3 市场机制减排措施研究综述 | 第20-21页 |
1.3.4 减排组合措施研究综述 | 第21-22页 |
1.3.5 碳排放配额博弈综述 | 第22页 |
1.3.6 文献综述小结 | 第22-23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23-2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4页 |
1.4.3 论文框架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分析 | 第26-35页 |
2.1 船舶废气污染 | 第26-27页 |
2.2 国际海运减排公约 | 第27-29页 |
2.3 船舶技术改进减排措施 | 第29-32页 |
2.3.1 改进船舶性能 | 第30页 |
2.3.2 提升发动机效率 | 第30-32页 |
2.3.3 采用新能源 | 第32页 |
2.4 船舶运营优化减排措施 | 第32-33页 |
2.4.1 降低船舶航速 | 第32页 |
2.4.2 提高船舶载重利用率 | 第32-33页 |
2.4.3 优化船队运力结构 | 第33页 |
2.4.4 优化航线 | 第33页 |
2.5 市场机制减排措施 | 第33-34页 |
2.5.1 建立碳交易机制 | 第34页 |
2.5.2 征收碳税 | 第3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国际海运碳交易机制分析 | 第35-43页 |
3.1 碳交易机制优势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 现有碳交易机制特点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2.1 欧盟碳交易机制 | 第36页 |
3.2.2 美国碳交易机制 | 第36-37页 |
3.2.3 澳大利亚碳交易机制 | 第37页 |
3.2.4 新西兰碳交易机制 | 第37页 |
3.2.5 东京碳交易机制 | 第37-40页 |
3.3 国际海运碳交易机制预测 | 第40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航商碳排放配额分配博弈分析 | 第43-54页 |
4.1 航商间单阶段博弈模型 | 第44-47页 |
4.1.1 航商间静态博弈模型 | 第44-46页 |
4.1.2 航商合作时额外预估收益的分配 | 第46-47页 |
4.2 航商间多阶段重复博弈模型 | 第47-52页 |
4.2.1 “针锋相对”策略 | 第47-48页 |
4.2.2 惩罚策略 | 第48-49页 |
4.2.3 模型建立 | 第49-52页 |
4.3 算例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确定碳排放配额下船舶减排措施经济性评估 | 第54-80页 |
5.1 减排措施的成本-效益分析 | 第54-67页 |
5.1.1 技术改进减排措施成本及效益 | 第54-63页 |
5.1.2 运营优化减排措施成本及效益 | 第63-65页 |
5.1.3 市场机制减排措施成本及效益 | 第65-67页 |
5.2 船舶减排组合措施优化模型 | 第67-69页 |
5.3 案例分析 | 第69-79页 |
5.3.1 案例介绍 | 第69-72页 |
5.3.2 最优减排组合措施 | 第72-76页 |
5.3.3 市场因素对最优减排组合措施的影响 | 第76-78页 |
5.3.4 案例总结 | 第78-7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3页 |
6.1 总结 | 第80-81页 |
6.1.1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80页 |
6.1.2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80-81页 |
6.1.3 本文主要创新点 | 第81页 |
6.2 展望 | 第81-83页 |
6.2.1 本文不足之处 | 第81-82页 |
6.2.2 后续研究建议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