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论文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2.1 岗位价值评价的概念和起源 | 第12-13页 |
2.2 国外关于岗位价值评价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2.3 岗位价值评价方法与模型 | 第15-18页 |
2.4 国内关于岗位价值评价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5 模糊数学评价技术简介 | 第19-21页 |
2.6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| 第21-23页 |
3 研究内容与设计 | 第23-27页 |
3.1 研究思路 | 第23页 |
3.2 研究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3.3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3.4 研究结构与内容安排 | 第25-27页 |
4 研究一:岗位价值评价要素的提取 | 第27-42页 |
4.1 NAT 公司简介 | 第27-29页 |
4.2 NAT 公司岗位报酬要素调查问卷的编制 | 第29-32页 |
4.3 问卷的发放与受访群体统计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4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4-41页 |
4.5 NAT 公司岗位价值报酬要素维度 | 第41-42页 |
5 研究二:模糊数学评价技术在岗位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| 第42-58页 |
5.1 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(IAHP)确定岗位评价指标的权重 | 第42-51页 |
5.2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岗位价值进行评价 | 第51-58页 |
6 研究三:模糊数学评价技术与传统评价技术的比较研究 | 第58-65页 |
6.1 IAHP 和 AHP 权重分配方法的比较 | 第58-61页 |
6.2 模糊数学评价结果与传统评价结果的比较 | 第61-65页 |
7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65-67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65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一 NAT 公司报酬要素调查表 | 第71-75页 |
附录二 NAT 公司岗位报酬要素权重区间判断评价表 | 第75-79页 |
附录三 NAT 公司岗位价值等级评定表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