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海洋学论文--海洋基础科学论文--海洋地质学论文--海洋地球化学论文

胶州湾沉积物中硫形态及早期成岩作用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0 前言第11-13页
1 文献综述第13-26页
    1.1 海洋沉积物中硫循环的重要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海洋沉积物中早期成岩作用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沉积物中早期成岩序列及地球化学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海洋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路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海洋沉积物中硫成岩循环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异化硫酸盐还原及其硫同位素效应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FeS 及多硫化物形成及其硫同位素效应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FeS_2形成及其硫同位素效应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硫化物氧化及其硫同位素效应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有机质硫化及其硫同位素效应第21-23页
    1.4 生物成因有机硫及其硫同位素第23页
    1.5 铁硫化物形成与有机质硫化的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 1.6 C-S-Fe-P 体系及其地球化学意义第24页
    1.7 选题依据及主要的研究内容第24-26页
2 实验部分第26-38页
    2.1 胶州湾的地理特点第26页
    2.2 胶州湾沉积物的分布及受河流输入的影响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胶州湾沉积物特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胶州湾富营养化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实验试剂、仪器及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试剂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实验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沉积物干湿比及总有机碳的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 2.4 实验方法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海洋沉积物中 AVS 提取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海洋沉积物中 Fe_2S 提取及测定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沉积物中有机硫的提取及测定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沉积物中残余有机硫(ROS)提取及测定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沉积物中活性铁(Fe_(ox))提取及测定第37-38页
3 胶州湾柱状沉积物中硫形态分析第38-49页
    3.1 结果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柱状沉积物中 TOC 垂直分布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柱状沉积物中 AVS 垂直分布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柱状沉积物中黄铁矿硫和有机硫含量及同位素分布第39-42页
    3.2 讨论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黄铁矿形成的硫同位素制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硫同位素组成对有机硫来源及成因的制约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腐殖质硫(HA-S + FA-S)与 non-CROS 的对比第46-47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7-49页
4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硫形态及空间分布第49-57页
    4.1 结果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及空间分布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硫形态及空间分布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表层沉积物中 Fe_(ox)及空间分布第51-52页
    4.2 讨论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S_(py)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HA-S 和 FA-S 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ROS 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第54-55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55-57页
5 海洋沉积物中腐殖质硫与输入河流腐殖质硫对比第57-61页
    5.1 结果第57-59页
    5.2 讨论第59-60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60-61页
6 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个人简历第71页
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热带东印度洋水文和环流特征及年际变化分析
下一篇:大气波导探测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