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地基基础论文--特殊形式基础论文

部分锚杆失效时边坡加固方法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-10页
    1.2 边坡稳定分析的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锚杆护及加固的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4 问题的提出第13-14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7 本章小结第16-17页
2 锚杆作用机理分析研究第17-25页
    2.1 锚杆的锚杆锚固段作用力对锚固体力学性质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锚杆与砂浆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砂浆与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对两种粘结应力的分析第21页
    2.2 锚杆失效原因分析及防治锚杆失效的措施第21-2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3 锚固段抗力形成与消失模型第25-35页
    3.1 已有锚杆与新锚杆的受力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新旧锚杆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分析[22]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原锚杆抗力强度分析第26-31页
    3.2 锚固体上的应力分布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效锚固(即临界锚固长度)长度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按照边坡规范设计的锚固长度 lm与有效锚固上长度 ld的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锚杆锚固段后移后变形第33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4 部分锚杆失效后锚杆加固计算模型第35-57页
    4.1 边坡在部分锚杆失效后边坡的位移第3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岩质边坡在重力作用下位移计算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岩质边坡在堆载作用下位移计算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锚杆轴力在垂直坡面分力作用下位移计算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锚杆轴力在平行坡面分力作用下位移计算第47-49页
    4.2 锚杆部分失效后边坡表面各排锚杆的位移计算模型第49-50页
    4.3 采用非预应力锚杆加固部分失效后边坡计算模型第50-52页
    4.4 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部分失效后边坡计算模型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部分失效时预加应力的大小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采用预应力加固部分锚杆失效后的边坡的计算第53-5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5 数值模拟第57-6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7页
    5.2 SLOPE 程序简介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Slope.软件概述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Slope.使用范围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Slope.计算方法和原理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Slope.软件的特点第59-60页
    5.3 SLOPE 程序模拟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计算模型的参数选择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模型的建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模型的结果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6 工程实例分析第67-77页
    6.1 锚杆挡墙加固方案设计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工程概况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地层岩性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边坡支护设计参数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原边坡设计方案计算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6 边坡设计方案计算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7 原边坡设计方案第71-72页
    6.2 加固设计方案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新工况简介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锚杆失效后锚杆挡墙加固设计方案计算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部分锚杆失效后的加固设计方案第75-76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7 结论及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77-78页
    7.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78-79页
致谢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5页
附录第85页
    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江西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空间设计研究--以吉安县、乐平县、婺源县、弋阳县为例
下一篇:原有工业建筑改造前后颗粒物浓度水平及相关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