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| 第9-21页 |
1 临床资料 | 第9-11页 |
1.1 病例来源与分组 | 第9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9-10页 |
1.3 病例选择 | 第10-11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2.1 治疗方法 | 第11页 |
2.2 观察指标 | 第11页 |
2.3 疗效判定 | 第11-12页 |
3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12-13页 |
4 病例脱失情况 | 第13页 |
5 结果 | 第13-21页 |
5.1 基线资料比较 | 第13-14页 |
5.2 疾病综合疗效比较 | 第14页 |
5.3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| 第14-19页 |
5.4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| 第19页 |
5.5 肺功能 PEF 值比较 | 第19-20页 |
5.6 安全性指标比较 | 第20-21页 |
第二部分 讨论 | 第21-38页 |
1 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| 第21-26页 |
1.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| 第21页 |
1.2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| 第21-23页 |
1.3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治疗现状 | 第23-26页 |
2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| 第26-31页 |
2.1 病名追溯 | 第26-28页 |
2.2 病因病机 | 第28-30页 |
2.3 治疗发展 | 第30-31页 |
3 本研究的立方依据 | 第31-36页 |
3.1 哮喘慢性持续期寒饮停肺证的辨证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 组方与药物分析 | 第33-36页 |
4 疗效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1 综合疗效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2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| 第37页 |
4.3 肺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| 第37页 |
5 安全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第三部分 结论 | 第38-40页 |
1 总结 | 第38页 |
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38页 |
3 存在问题与展望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附录:综述 | 第42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