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社会与环境论文--人类、资源、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

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对策研究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1 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已有研究评述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旅游环境承载力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旅游环境承载力国内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旅游环境承载力已有研究评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结构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1.5 论文创新点第20-22页
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2-27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旅游生态安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旅游环境承载力第22-24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生态学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反馈仿真分析理论第2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3 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及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7-32页
    3.1 景区旅游景点概况第27页
    3.2 景区经济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3.3 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旅游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旅游对水体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旅游对土地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4 旅游环境承载力SD模型的构建第32-46页
    4.1 旅游环境承载力常用指标体系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景区空间子系统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环境污染子系统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旅游经济子系统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人口心理子系统第35-36页
    4.2 旅游环境系统因果反馈结构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4.3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第37-38页
    4.4 旅游环境承载力流位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建立第38-41页
    4.5 系统仿真方程的建立第41-44页
    4.6 旅游系统环境承载力SD模型的建立第44-45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5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承载力仿真分析第46-54页
    5.1 基于Vensim软件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系统仿真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5.2 庐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和空间资源承载力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增加景区可游览面积和提升游客体验感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管控游客数量和提升环保观念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合理规划旅游可开发面积和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第52-54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6.1 研究总结第54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化县水车镇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
下一篇:基于微博签到的湖南省森林公园游客时空分布特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