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原子能技术论文--核反应堆工程论文--反应堆部件及其设计、制造论文--回路及其设备论文

屏蔽式电机主泵中动静干涉作用对叶轮应力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压力脉动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流固耦合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叶轮应力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核主泵外特性性能数值模拟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核主泵外特性性能试验研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核主泵压力脉动数值模拟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核主泵叶轮应力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7-18页
第二章 核主泵研究方法第18-31页
    2.1 核主泵模型泵介绍第18-20页
    2.2 模型泵的相似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3 计算流体力学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有限差分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有限元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有限体积法第23页
    2.4 弹性力学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弹性力学平衡方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弹性力学几何方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弹性力学变形协调方程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边界条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物理方程第26页
    2.5 流固耦合方法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守恒方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流固耦合分类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数据传递第30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核主泵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第31-52页
    3.1 核主泵模型泵性能数值模拟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型泵网格划分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型泵外特性 CFD 计算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计算结果第35-38页
    3.2 试验回路简介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回路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供压回路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给水回路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稳压回路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溢流回路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市水回路第43-44页
    3.3 试验方案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验目的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试验条件和要求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试验步骤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性能参数计算第46-47页
    3.4 试验结果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扬程-流量曲线试验和数模模拟对比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轴功率-流量曲线试验和数模模拟对比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效率-流量曲线试验和数模模拟对比第5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四章 核主泵压力脉动模拟第52-66页
    4.1 进出口压力脉动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湍流模型选取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监测点选取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计算方法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计算结果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4.2 动静转子间压力脉动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监测点的选取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动静转子不同部位的压力脉动特性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不同工况下动静转子间压力脉动特性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动静转子间压力脉动的传播第64-6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五章 核主泵叶轮应力计算第66-71页
    5.1 计算方法简介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流固耦合问题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应力计算方法第66-67页
    5.2 模型泵应力计算结果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叶轮静应力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叶轮动应力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不同工况下叶轮应力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71-74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71-72页
    6.2 本文创新第72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8-79页
附件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含分布式电源的计划孤岛搜索与移动应急电源在电网自愈中的应用
下一篇:变制冷剂流量(VRF)-屋顶式新风机组联合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研究